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世界历史事件

1997年05月02日:托尼·布莱尔出任英国首相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1-28 08:13:00

安东尼·查尔斯·林顿·布莱尔(英语:Anthony Charles Lynton Blair,1953年5月6日-),香港译作贝理雅,台湾译作东尼·布莱尔,英国政治家,1994年至2007年任工党党魁,1997年至2007年任英国首相。在2007年卸任党魁、首相及下议院的英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议员,另外又获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为中东问题特使。

托尼·布莱尔自1994年7月21日起出任英国工党党魁,接替突逝的前党魁约翰·史密斯。在他领导下,工党放弃了数十年前立下的政策,进行重新定位及调整路线,结果在1997年英国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结束了保守党长达18年的执政时期,而那次也是保守党自1832年以来输得至为惨烈的一次大选。托尼·布莱尔执政10年,是工党历史上在任最长的英国首相,也是该党唯一一位带领工党连续三次赢得大选的首相,2007年6月27日正式离任。

入主唐宁街

布莱尔在1997年5月2日正式出任英国首相,后来他兼领的职务还包括有第一财政大臣、公务员事务部部长、英国工党党魁、以及英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议员。

作为英国内阁的阁臣,他也是枢密院顾问官。布莱尔是工党历史上在任最长的英国首相,也是该党唯一一位带领工党连续3次赢得大选的首相。布莱尔卸任后,首相与党魁之职由其财相白高敦接任,而布莱尔则随即获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为中东问题特使。

与国会的关系

布莱尔任内曾对下议院的议事程序作了不少改革。他上任后的第一项改动就是将以往在每星期二和四,每次长15分钟的首相答问环节进行合并,变为每星期只在星期三举行,但时间则延长至30分钟。布莱尔表示这样是为了让答问环节更具效率,但批评者却反驳他这样做只为方便准备问题答案。除首相答问环节外,布莱尔又会在每月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让记者就不同问题作发问,而气氛也要比国会辩论融洽。

社会评价

41岁的布莱尔成功当选工党党魁,自此站上英国政坛的最顶端,两年后他又顺理成章地成为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英国首相。那时的布莱尔英姿勃发、雄辩滔滔,一头棕色的卷发和招牌笑容令多少英国人折腰倾倒。13年后,招牌笑容依旧,只是人们已无法从中看到当初的雄心和自信,略显嘶哑的声音不是被用来向民众描绘将来的宏图美景,而是在反复澄清自己的“诚实”和“清廉”。

公平地说,在这13年里,布莱尔做得并不差,在经济政策以及国内政治方面甚至可以说颇有建树。在布莱尔担任首相的10年间,英国经济始终稳定增长,在欧盟国家中一枝独秀。布莱尔还力排重议,给予苏格兰和威尔士独立的立法权和行政权,更大程度地实现了地方自治。始终牵动英国民众神经的北爱问题也成功解决,北爱尔兰地方自治政府于5月8日正式启动,这成为布莱尔政治生涯中最后一笔也是最值得炫耀的遗产。正是因为这些功绩,布莱尔才得以带领工党创下了执政三连任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