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1月14日:伊利亚·爱伦堡出生
1891年1月14日,爱伦堡出生在沙俄治下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人小康家庭。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全名伊里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苏联犹太人作家。1954年发表中篇小说《解冻》,开创了解冻文学的潮流。1960年—1964年发表《人·岁月·生活》,是最早公开批评斯大林的作品,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风格
爱伦堡热衷于“结构主义”艺术,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同社会生活保持一定距离,艺术创作的首要目的不在于反映生活而应该象建筑、桥梁和机器那样追求结构、线条、色彩的和谐、新奇和完美。在十月革命前后和整个二十年代,爱伦堡的世界观是矛盾的,他对新的社会主义现实是犹豫、旁观的,对艺术和革命都带着明显的资产阶级偏见。
随着苏联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更迭,政治路线和一些具体政策的明显变化,他的思想又变得比较复杂。他批评过去苏联文艺领导工作中行政干预过多,强调尊重艺术规律的重要性,并把印象主义等一些欧洲当代新的艺术流派第一次具体介绍到苏联,开了读者的眼界。
他企图尝试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打破历史的顺序,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来叙述。爱伦堡对历史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具体事件上,他更关注的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和一种普遍的情绪。回过头来看那些蕴藏在时代深处的暗流,有些选择显然是错误的,但迷惘与痛苦却是不能越过的。爱伦堡对苦难并不持拒绝的态度,他在少年时代就认为监狱是一个人成熟的毕业证书。
他以诗人的方式来与时代对话,他坚信诗可以表达散文所不能表达的东西。在《人·岁月·生活》中,爱伦堡平缓冷静的诉说勃留索夫、茨韦塔耶娃等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诗人的不幸命运,通过追忆诗人来观照历史。爱伦堡喜欢那种没有中间状态的生活,不是快乐就是绝望,生活现状与心理状态都是极端的,内心充满矛盾,在精神空间的拓展中应对命运的挑战。
作为一个亲历者,爱伦堡没有为那些疯狂的年代去解脱,他没有从旁观者的眼睛去看这一切,他毫不避讳自己的轻率和错误,也毫不客气地指出过去时代的荒谬。爱伦堡把回忆录《人·岁月·生活》写成了一份心灵自白,对以往的生活既不后悔也不惋惜,“没有受完苦,也没有付出更多的爱”。
人物评价
“爱伦堡写得最好,要向他学习”。——周恩来
“我不分析时代,不思考巨大的历史画面,只描写日常生活以及我自己和朋友们(主要是作家和艺术家)的心态。”——爱伦堡自评
作为一个亲历者,爱伦堡没有为那些疯狂的年代去解脱,他反复提醒自己:不能用旁观者的眼睛去看这一切。他毫不避讳自己的轻率和错误,也毫不客气地指出过去时代的荒谬。爱伦堡把回忆录写成了一份清澈见底的心灵自白。——央视国际
“他通过描述苏联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们的悲惨命运,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解释了斯大林体制的罪恶与残暴——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命运。爱伦堡说出了许多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斯大林时代的真相,却不敢否定整个专制体制,而采取了一种妥协的态度。”——作家余杰
-
上一篇: 1927年1月13日:悉尼·布伦纳出生
-
下一篇: 1753年1月14日:乔治·贝克莱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