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类书本对九州名字的记录不一,还有十二州之说
中国的代名词有很多,九州就是个中之一。不过这九州到底是哪九州在古籍中的说法却各不雷同。
应当成书于秦汉的《尔雅》,其《释地》篇说,九州指冀州、豫州、雍州、荆州、扬州、兖州、徐州、幽州、营州。这个说法与先秦的说法不完全一致。
其实,先秦时关于九州的说法也不一致。
《周礼》,旧题《周官》,始出于西汉景、武之间。其内容,记录的是周代官制,绝大年夜部分内容属于先秦无疑。其记录的九州是——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
先秦对九州记录最早的,也被认为最威望的,是《尚书·禹贡》。具体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还要说的是,先秦还有一种九州的说法,是战国时孟子之前的邹衍提出的。
《史记·孟子荀卿传记》云,邹衍认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世界乃八十一分家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平易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西汉初《淮南子·地形》,具体讲了此种说法的九州——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膏壤,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济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学史网
假如说正宗,当然照样《尚书·禹贡》的说法。
《禹贡》开篇即说,禹在茫茫洪水中敷布地盘,跟着山势斩木通路,肯定各州高的山脉和大年夜的河道。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年夜川。
接着,就按照前面说到的次序,讲了九州。个中说到每个州,都包含州城、地舆、土田、贡赋、贡道几个内容。这一最早的九州,还被叫做禹迹。
《左传·襄公四年》载: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禹迹和九州就是指大年夜禹治水走过的路线,治好了水,同时也就划分了九州。
从《诗经》来看,殷人和周人,很早就都认为大年夜禹治水是确切存在的史实,并且是可歌可泣的豪杰。
《商颂·长发》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年夜国事疆,幅陨即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此是祭奠商王成汤的殷人史诗。个中说到了大年夜禹治水,规定国疆。《大年夜雅·文王有声》是赞赏文王迁丰、武王迁镐的周初颂诗。其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风水奔流向东方,大年夜禹功绩弗成量。
可知,第一,距今3000年或更早的前人就知道大年夜禹和大年夜禹治水;第二,画为九州,与大年夜禹治水有关。
亦属于先秦古籍的《山海经》中,也说到九州,因比较分散,恕不赘引。学史网
再多说几句。
在芒芒禹迹,画为九州之前,还有十二州之说。也出自《尚书》,是在《尧典》里,比《禹贡》记录的大年夜禹治水更早。
《尧典》记述帝舜摄位云: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汉书·地地志上》曰:尧遭洪水,褱山襄陵,世界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学者们说,《汉书》把帝舜置十二州,算在了帝尧头上,大年夜约属于乱点鸳鸯谱。但不管如何,从十二州到九州的变更,反应了上古先平易近方位不雅念的进步和晋升。
前人是经由过程立杆侧影的二绳之法肯定方位的。最初肯定的是东南西北中的五位。如许的方位认知,用图形来表示,就是所谓日廷。
日廷由二绳和四钩构成。配以十二支,二绳为子午卯酉;四钩为丑寅、辰巳、未申、戌亥。如许,便构成了平面十二方位。十二州的说法,应当就是这种日廷平面方位不雅念的反应。
后来,前人对于方位的认知进一步进步。
当把二绳的一和丨等比例加宽之后,就可以获得一个亜字图形。这个时刻,方与位就既接洽又分别了,方指导偏向,位则表示出九个地位。这就是前人的八方九宫图。现代人称这种图形为九宫格。
九州概念,实际上反应的是前人这种四维的大年夜地空间理念。与之相合营的,是前人的天圆处所之宇宙不雅。学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