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失败次数
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最终逆袭成三分天下的蜀国之主,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他具有性格的优势。
刘备在性格上属于强型,他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无论碰到什么打击、挫折、失败,他都不灰心。刘备出身贫苦,但是这一性格优势,使他具备了众多富家子弟不可企及的最大财富。有了这一精神财富,他就可以从无到有。
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性格是任何一个从平民中崛起的英雄人物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这一点,一个出身低微的平民就没有获得成功的希望。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从平民中崛起的人,在他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只有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希望获得成功。刘备的一生是一个艰辛曲折的历程。早年他凭借“讨黄巾”有功,得到县尉的官职,但是他没有后台,督邮来了,想淘汰他。他求见督邮,督邮不理会他。他气极了,破门而入,把督邮绑在树上,鞭打数百下。
督邮哀求,乃自解其印绶“系督邮颈”,而弃官亡命。这是他年轻时代做过的一件痛快事,但也是一件伤心事。后来,好不容易有了徐州的地盘,又在群雄角逐的兼并战争中失落了。以后又多次失败,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但是无论他走到哪里,依附何人,他总是壮志不衰,败而不馁。尽管一次次失败,但仍然一次次东山再起。在荆州数年,尽管他曾感慨“日月
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并由此怆然泪下,但他决不自暴自弃,决不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处于依附他人的境地,仍然不断地访求人才。他遇到诸葛亮时已年近五十,人说五十而知天命,可他屡经挫败,历经艰辛之后,依然“志犹未已”。
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就开诚布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番话充分显示了刘备百折不挠的精神。试想,如果刘备的意志薄弱又缺乏斗志,在遭受失败以后消沉颓废了,放弃了奋斗的目标,那么还会有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李白)的波澜壮阔的场面吗?这成功者的桂冠还会属于他吗?
欧洲民间流传着一则“蜘蛛结网”的故事,说的是一个苏格兰国王在抗击英格兰国王入侵的战斗中,六次都失败了。他被迫逃到荒僻山林,躺在一间茅草屋中,灰心丧气准备认命了。就在这时,他看到了茅屋顶上有一只蜘蛛正在结网。蜘蛛曳着蛛丝荡向房梁,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再来,第二次失败了,又来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第七次,一根蛛丝才粘住房梁。
苏格兰国王看到这种情景一跃而起。他想蜘蛛失败了六次还不甘罢休呢,我为什么不可以再干?他克服了悲观绝望的情绪,重新召集队伍,终于经过第七次奤战打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刘备的艰难险阻远远超过了这个苏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只失败了六次,刘备一生的失败岂止六次。如安喜尉,弃官亡命,第一次。高唐尉,打败仗,逃奔公孙瓒,第二次代徐州牧,被吕布乘虚袭取,第三次。在小沛,又被吕布袭击,逃奔曹操,第第四次。
在曹操帮助下东击吕布,后又遭失败,第五次。与曹操战于徐州,败绩,逃奔青州,第六次曹操破袁绍,南击刘备,刘备逃奔荆州,第七次。曹操南征,刘备逃奔夏口,第八次。
而夷陵之战是刘备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的失败。夷陵之战中他不听诸葛亮的劝阻,贸然进军与东吴交战。因为连营七百里,结果因犯兵家所忌,遭吴将陆逊火攻,兵败罗贯中三国演义而归。刘备的这次失败,与他在益州、汉中胜利第二十一回后的骄傲情绪有关。但即使遭受如此大败,他依然折而不挠,临终前仍然留2字遗命:“讨贼”。
讨贼两字一语道破他成为霸业的真谛,也为他正名,他是不会为失败一一哪怕是重大的失败所压倒的。因此,从刘备成功的各种因素来看,正是他所具备的主观条件符合了客观实际的要求,オ使他步入了成功者的行列。
-
上一篇: 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背后分别有哪些势力支持
-
下一篇: 刘备逃跑抛妻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