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黄巢为什么失败而朱温却成功了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8:51:42

与黄巢比朱温在资历、经历、部将、战略等等方面都不如,那为何黄巢失败,朱温成功呢?

首先,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才气,成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但人人都知道这些是成功的因素,关键一点,怎样促成天时地利人和?

论天时,黄巢和朱阿三差不多,唐朝末期,藩镇割据,政府之令不能畅达,河朔三镇屡降屡判,政府无法控制,庞勋起义后,天下大乱,盗贼横生,朝廷腐败,王仙芝、黄巢趁势崛起,横扫天下。朝廷无法,其时神策军已经失去战斗力,无法单独完成平叛任务,只好借助藩镇势力,但各藩镇利益不一,纷纷自保,所以黄巢能长驱直入长安,逼得唐僖宗西逃,但入长安后,突然形势大变,黄巢一下子失去了主动,屡战屡败,为什么呢?

首先是战略问题,所谓战略,不仅仅局限于战争,为了赢得战争所需要的外交、政策也应该计算在内。我们知道,国共交锋之所以共产党胜,是因为我党有三大法宝,一是统一战线,二是土地改革,三是军队。所谓统一战线,即是外交,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对敌。

但黄巢的外交在哪里?几乎没有,其入长安之后,即成为各藩镇的公敌,王重荣在河中进攻,郑畋在凤翔反击,诸葛爽降而复叛,王处存进攻渭水,此外还有陕西各镇节度使围攻,黄巢形势艰难,在此时,朱温竟然反叛,然后李克用沙陀铁骑前来助战,黄巢败退陈州,竟然围攻陈州一年有余,受到朱温、李克用、时溥的夹攻,最后败退狼虎谷,自杀。在此过程,我们看到的是天下诸镇集体进攻黄巢,没有一个人与他联合,除了降将秦宗权,孤家寡人,怎能不败?

反看朱温,就聪明的多,秦宗权强盛时,联合兖、郓的朱家兄弟,击败秦宗权。然后攻击时溥,扩张土地。反击朱家兄弟,占领兖、郓。联合朝廷,进攻李克用。看准时机,臣服镇、定二藩,攻占潞州,将李克用锁在山西,施展不得。南下攻灭赵匡凝,取襄阳。西上攻击李茂贞,挟持唐昭宗。最后代唐自立。

在朱温四处征伐之时,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唯利是从,不讲道义,残忍霸道,竟然没有像黄巢一样,成为众矢之的,相反,还有很多藩镇先后依附他,和他联合。比如河南尹张全义,魏博罗绍威,镇州王镕,定州王处直等,这是为什么?是朱阿三个人魅力超众吗?显然不是。

分析当时形势,黄巢西攻长安,是想取代大唐,这就犯了大忌,唐朝虽然威风扫地,政令难通,但还是天下共主,这个地位是动摇不得的,凭你黄巢如何有势力,只要不是碾压群豪,天下群豪就共同攻击你,必杀之而后快。这就是黄巢的失误。其后秦宗权崛起,继承黄巢的衣钵,称齐帝,也招致了天下的讨伐,朱温、时溥、李克用、朱瑾、朱瑄等联合起来,共同进攻秦宗权,秦宗权很快就失败了。

相反朱温就懂得这个道理,他是唐朝封的一个藩镇,和大家地位一样,对某些藩镇是威胁,但对某些藩镇却是朋友。所以朱温有很大回旋余地,可以纵横捭阖,联合攻击,这就是所说的统一战线,黄巢不懂这个道理,盲目称帝,招致天下共同攻击,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岂不是找死?

有人说了,黄巢出自巨寇,起兵之时就与朝廷作对,想不成为天下共敌,可能吗?这个还真可能。假如黄巢进军长安之时,兵强马壮,据住潼关不攻,向朝廷要一节度使称号,然后大力经营,以黄巢的实力,攻弱兼昧,占据中原,要挟唐帝,应该不难。同时利用各藩镇的矛盾,纵横捭阖,不出几年,必然做大,远远超过河朔三镇,时机成熟,代唐自立,易如反掌,黄巢不知如此,想一口吃个胖子,哪有不被噎死的道理,这一点,朱阿三就比他强多了。

纵观历史,凡是不打好基础,急于称帝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比如陈胜、赤眉、绿林、袁术、黄巢、李自成等等,打好基础,缓缓称帝的人,反而可以成事。比如刘邦、刘秀、曹丕、朱元璋等等。称帝不称帝,其实不会增加个人实力,但是对天下形势影响巨大,简直是凭空扔个炸雷。所以曹操、司马懿至死不敢称帝。担心被天下怒火焚烧。

最近看史料,说是李自成围攻北京时,派太监杜勋进城与崇祯讲和,求崇祯封为大国。事情没有成功,结果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杀,李自成也立刻失败。其实这是两个人的失误,假如李自成求崇祯封为秦王,自己经营关中,吞并四川,足以做大。奉崇祯为虚主,使其经营河北,中原及江南,那么满清不可能入关,即入关也不可能很快占领中国,天下当三分或者四分。

唉!有时候,天下必须维持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没有全胜之人,但大家利益相抵,都不能打破,一旦打破利益平衡,那就是生死决斗,就必须有人去死。黄巢不谙此理,眼光短浅,无怪乎迅速失败。但朱阿三知道这个道理吗?看他日后称帝急呼呼的样子,其实他也不懂,早期他之所以没有陷入众矢之的,是因为他当时实力不允许,没有实力成为众矢之的,这个也算他运气比较好的一点吧!

本文标签 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