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赵佗如何治理南越国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7:47:03

赵佗建立了南越国,南越国是中原人与百越人混居的一个国家,面对复杂的民族构成,他作为一个中原人是如何治理南越的呢?

政治

在政治上,赵佗在岭南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赵佗建立南越政权时,起初是以“中国人相辅”,“以其党为假守”,是用中原人来对岭南进行统治。但长此下去,会与当地的越人首领发生利害冲突,这对南越政权无疑地是一种威胁。

赵佗看到这种局势,注意到吸收当地有威望的越人首领到南越国的中央来参加政权管理。

南越王室还吸收了许多其他越人在军队和政权中担任官职。如归义侯郑严和田甲,驰义侯何遣,赵郎都稽,湘长侯桂林监居翁,瓯骆佐将黄同,嘹侯毕取,揭阳县令史定等,这些人都是见于《史记》或《汉书》中的身任南越国官职的越人。

除此之外,在越人部落强盛的地方,赵佗还采取分封越人首领为王的做法,让“诸雒将主民如故”,例如在交趾地区分封的西于王,就是如此。

军事

在军事上,赵佗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经济

赵佗是中原先进耕作技术、打井灌溉技术和冶金、纺织技术的传播者、推广者。他和首批南迁的中原官民把中原耕牛犁田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技术传播到岭南,极大的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他还出动官兵助民凿井,修渠灌田,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据考古发现,广东英德发现了1.4万年的稻作物,证实农耕文明起源于岭南。

文化

赵佗在开发边疆、传播文明方面,是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社会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的文化先驱和伟大政治家。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使岭南地区从落后的刀耕火种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航海技术等带进岭南,开启了岭南文明。

在文化上,首先是中原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百越是一个能歌善舞的部落,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赵佗治理南越,非常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育他们赡养老弱、废除群婚。还利用行政手段推广中原汉字,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蛮夷渐见礼化“。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

赵佗实行“和辑百越” 的政策,提倡中原人与岭南人通婚,尊重岭南人的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通婚是和睦中原人与岭南人关系、增进中原人与岭南人间友好感情的重要渠道。赵氏政权对此颇为重视。

南越王室从自身做起,带头与岭南越人通婚。例如南越明王赵婴齐就娶越女为妻,生子建德,封为高昌侯。因此,中原人与岭南人的民间通婚就更加普遍了。这个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外来的中原人与当地的岭南人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

岭南百越部落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与中原华夏部落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中原人歧视越人的不同习俗,就容易挫伤岭南人民的感情。于是赵佗带头尊重和顺从岭南风俗习惯,例如他公开宣称自己是“蛮夷大氏老”,还脱掉中原的官服,采用越人的服饰。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