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台湾孔子是什么人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7:27:33

沈光文,字文开,号斯庵,出生於浙江鄞县,是一位中国南明时期的文人、官吏;后半生因故流寓台湾,他以诗文写下了台湾第一批书面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沈光文本人独自在台流寓多年,留下一些感时怀身和记述当地风土民情的诗文;其中后者尤为可资研究十七世纪以前岛上情形。留下若干纪录当时台湾风土民情的第一手资料,是从事台湾文献为第一人。

沈光文小的时候即专意读书,非常刻苦,参加明经科考试得以进太学学习。明福王时期,清朝已占据绝大部分国土,沈光文作为明遗民跟随福王,并在福王的小朝廷中任职,授太常博士,并曾参预军务,晋升为工部郎。

没过多久,明福王小朝廷便遭清廷剿灭,沈光文扈从不及,只好另寻他路。后来听说明桂王在广东肇庆一带,于是投奔桂王,累迁为太仆少卿。

清顺治六年(1649),沈光文乘船由潮阳到达金门,当时的福建总督李率泰正在悄悄招集明遗老遗贤,于是秘密派人前去招徕沈光文,并给予金银,许以高官。沈光文婉言相拖,退回银两和书信。而这时广东的桂王朝廷也已无力支撑残局,沈光文考虑到大势已去,只好暂留福建。

他想举家迁到泉州居住,没有想到在途中突然遭遇台风,无奈被风吹到台湾。当时台湾被荷兰人所占据,荷兰人在台湾实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政策,政治上实行强制统治,军事上进行残酷镇压,经济上进行疯狂掠夺,并强制传播西方宗教文化。

他们还限制台湾人民的活动,不准随意迁徙。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光文与海峡对面的大陆失去了联系,大陆也无他的音讯,生死不知。

1661年,郑成功率军攻下台湾,明朝遗老纷纷入台随郑;郑成功得知沈光文也在台湾后,曾加以接见,并赐予田宅。郑成功死后,继位的郑经若干施政令沈光文不满,曾为文讥讽,几遭迫害,乃落发出家、避祸“罗汉门”山中——唯此“罗汉门”一地究处何地,学者有不同意见,迄无定论。

明郑降清以后,清福建总督姚启圣曾答应助沈光文回归故里,唯最后并未实现。沈光文晚年定居目加溜湾社(即今台南县善化镇),他对当地原住民做出了一些医疗、文教方面的贡献;后人建有纪念碑以资纪念。

沈光文寓台30年,写下大量诗文,著述有《台湾舆图考》、《草木杂记》、《台湾赋》、《流寓考》、《文开诗文集》等。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游宦寓贤,簪缨毕集”,迁台文人纷纷组织各种诗社。此时年逾古稀的沈光文首先出面成立台湾第一个诗社——福台闲咏。

“福台”是指福建省台湾府之意。后来清代首任县令季麟光等人也加入,乃更名为“东吟社”。

1688年沈光文逝于台南善化里,他作为台湾文化拓荒者的功绩却永为台湾人民纪念。连横对其评价很高:“台湾三百年间,以文学鸣海上者,代不数睹。郑氏之时,太仆寺卿沈光文之始以诗鸣。”清代鹿港建书院即借沈光文之字,名曰“文开书院”。

许多书院将沈光文与朱熹并祀,尊奉沈光文为“台湾孔子”,崇祀不替,即使在日本占领期间也不间断。现在台南县还留下了不少以“文开”、“文光”命名的路、桥、街亭及诗社。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