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明朝朱允炆为什么会削藩失败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5:43:51

朱棣和朱允炆的叔侄大战始于削藩而终于靖难,朱允炆削藩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直接导火索。也就是说,朱允炆的悲剧追根究底是源于削藩失败。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史,但凡出现地方强权威胁中央,帝王为了摆脱藩王制衡,增强中央集权,大多都会选择削藩,其中最著名的除了明朝建文帝削藩,还有汉朝汉景帝削藩,以及清朝康熙帝削藩。

汉景帝削藩,虽然引发了七国之乱,但他仅用三个月便消灭了叛乱七国,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权威。康熙帝削藩,虽然导致了三藩之乱,但他也历时八年平定了三藩,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历史上既然有这么多成功案例,为什么朱允炆削藩偏偏会一败涂地呢?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之子,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皇位是由爷爷隔辈相传的,所以,他的二十几个叔叔们成了他的天然政敌。

更重要的是,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达成“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目的,分三次分封了25个藩王,分别镇守全国各地。这些藩王,个个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父亲朱元璋在位时,他们唯命是从不敢造次,但到侄子朱允炆登基后,他们无疑成了王朝的最大威胁。

所以,为了皇位长久,也为了江山稳固,朱允炆决定削藩。以朱允炆当时面临的情况来看,削藩肯定是没错的,但他却错在了削藩的方法和顺序。朱允炆削藩过程中所犯的这些错误,早已注定了惨败的结局。

错误一:时机不当,操之过急

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当年七月,在局势不明,根基未稳时,他就是开始大刀阔斧削藩,还曾在一个月内,连削三个藩王,实在是操之过急,计划不周。

错误二:方法不当,成本太高

对于削藩,朝臣是一致支持的,但对于削藩的方法,朝臣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当时,朱允炆最宠幸的齐泰和黄子澄主张“强力削藩”,而以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为代表的一些大臣则主张“曲线削藩”。

所谓“曲线削藩”,就是效仿汉朝的《推恩令》,让朱允炆把藩王的权力分封给藩王的所有子孙而不再仅仅是嫡长子一个人,而且还要施行异地分封,如此一来,藩王的势力便会随着时间推移被逐渐打碎削弱,不再成为朝廷的威胁。卓敬还建议把燕王朱棣迁封到南昌,既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又维护了叔侄亲情,可谓是一举多得。

其实,相较于“强力削藩”,“曲线削藩”更稳妥,成本也更低,但朱允炆年轻气盛,急于求成,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这是他最终削藩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错误三:顺序不当,主次不分

齐泰和黄子澄都是主张“强力削藩”,但在具体顺序上,二人又是截然不同。朱允炆登基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过世,皇四子朱棣是朱允炆年纪最长、实力也最强的一位叔叔。朱允炆削藩,其主要目标就是燕王朱棣,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齐泰认为,擒贼先擒王,应该直接对燕王朱棣下手,只要朱棣被铲除,其他诸王必将束手就擒。而黄子澄则认为,燕王朱棣的实力过于强大,应该从实力弱小的周王、齐王、代王等下手,先除掉燕王朱棣的羽翼,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将其歼灭。

在削藩顺序上,朱允炆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黄子澄的计谋,给了燕王朱棣喘息的时间,这是削藩失败以及靖难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错误四:放还质子,掩耳盗铃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朱允炆削周王朱橚,建文元年四月,朱允炆又削了齐、湘、代三位亲王。连续四位藩王被削,朱允炆的行动早已打草惊蛇,引起了朱棣的警觉。但是,建文元年五月,朱允炆竟然又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放回了北平。

藩王留“质子”在京是惯例,目的就是制衡藩王,以防谋反作乱。朱棣的三个儿子原本都在南京做人质,但朱允炆为了麻痹朱棣,却将三位“质子”全部放还。但实际上,朱棣早已明白自己才是朱允炆的最终目标,朱允炆放还燕藩三子的做法只不过是掩耳盗铃,非但没有起到麻痹朱棣的作用,反而让朱棣起兵反叛更加毫无顾忌。

错误五:重文轻武,无将可用

即便朱允炆以上四个错误全犯,如果手下确实兵多将广,也断然不至于惨败于藩王朱棣之手。朱元璋晚年为了防止功臣造反,也为了让朱允炆顺利登基,于是大开杀戮,其中最主要的屠杀对象就是武将。所以等到朱允炆登基,面临的就是无将可用的局面。

而且,朱允炆自幼接受完整的儒家教育,推崇文治天下,他即位后更加大力打压武将,重用文臣,这直接导致了人心涣散,让本来就屈指可数的武将集团更加丧失了战斗力。这也是朱允炆削藩失败的重中之重。

综上,汉景帝和康熙帝削藩都成功了,唯独建文帝削藩失败,追根究底,是他屡次犯错的必然结果。朱棣之所以能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最终获胜登基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究其原因,当然离不开朱棣本人的雄才大略、筹谋得当,但也与朱允炆的接连犯错息息相关,是他将皇位拱手“让”给了朱棣。

本文标签 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