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为什么管仲不杀了易牙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5:38:30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五霸之一,拥有一时的辉煌,这与管仲的辅佐密不可分。但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竟然是被佞臣饿死的,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管仲临终前就曾经提醒要求齐桓公将朝廷中的三个奸佞小人驱逐出去,齐桓公也照办了,可后来又召回了。

慧眼识人的管仲既然早已看出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是奸佞之臣,为何不让齐桓公将它们全部杀掉,或者提前除掉,而是仅仅让齐桓公流放,留下了祸根,也毁了齐国的兴盛之路呢?这其实也有古代难言的为官之道。

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三个小人是如何到了齐桓公身边。当初,管仲辅佐齐桓公,并非因为这个人是个完美的人,而是因为齐桓公能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或许说,齐桓公对他绝对的放权,管仲想怎么改革,怎么管理,齐桓公完全支持。这一点上,对于有才能的管仲来说,齐桓公是一个好老板。但是,这个老板的品行却不怎么样。

齐桓公这个人喜欢美食、贪恋美色、爱好打猎、爱听美言。这些按照常理来说,也不是绝对的缺点,但是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齐桓公的这些爱好,飞扬跋扈。这几个人就是易牙、竖刁和开方。

易牙是厨师界的鼻祖,如果不是奸佞之臣,安心做一个厨师,后世会留下更多的美名。当然,就是现在的厨师行业,有些拜祖师爷的,就拜的是易牙。易牙非常擅长烹饪,发明了焖蒸等多种食物制作方法,同时,他也是食疗的开创者。相传,齐桓公的一位夫人生病,不想吃药,就是易牙给的药膳给治好了。

但是,易牙也是个为了讨好齐桓公而不择手段的人。齐桓公尝遍各种美味后,有一天,随口说了句,现在自己什么美味都尝过了,就是还没有尝过人肉。易牙就回家后把自己的儿子杀害了,做成了人肉羹端给齐桓公,齐桓公吃完问,这是什么肉汤,如此鲜美?易牙流泪道出实情,将齐桓公感动得也流泪了。齐桓公认为,能够为自己连儿子都杀的人,一定是忠于自己的人。

若说易牙是杀子,对亲人狠,那么竖刁就是对自己狠。为了能够呆在齐桓公身边,得到齐桓公重用,竖刁选择了自宫,齐桓公又是非常感动,决定永远将竖刁留在自己身边。而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但是卫国是小国,他看上了齐国的强大,就甘心去齐桓公身边做个侍卫,陪齐桓公打猎。为了表示衷心,连父亲死了他都不曾回家奔丧探望。

这三个人在齐桓公身边扎根稳固,也就引出了为何管仲不除掉这三个奸佞之人。齐桓公将易牙烹子、竖刁自宫、开方放弃自己身份视作是忠心,可是管仲看得明白,知道这些连自己和亲人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忠于君王,他们忠于的只是利益。

管仲虽然看出这层,却无法除掉这三个人。因为齐桓公离不开这三个人。这个也不难理解,做君王的人,工作压力大,难免生活上能够放松一些。而这三个人,能够琢磨透齐桓公的心思,让齐桓公天天都觉得十分快乐,自然也讨齐桓公喜欢。

就好比清朝时期的乾隆与和珅,和珅的所作所为,聪明的乾隆又怎会不知。但是,身边的大臣只有和珅最懂他的心思,他想玩的时候,和珅都会将事情办得妥妥的,也就是这种私心,让乾隆一直不杀和珅,直到去世,将杀和珅的任务留给了儿子。

管仲并非不想杀这三个人,而是不能杀。一方面,要杀这三个人需要一个十分强硬的理由。因为这三个人表面为了齐桓公,不是自残就是杀了亲人,或者是放弃身份远离母国,在齐桓公看来都是十分忠心的人,管仲若是对他们下杀手,齐桓公绝对不会轻易同意;

另一方面,君王也需要适当的减压,管仲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也知道齐桓公身上有贪恋美色和贪玩的缺点,但是只要心中装着霸业,能够让自己放手去干,这些小缺点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且,管仲认为,这三个人再奸诈,也是不及自己的智慧,有自己看着,翻不起什么大浪,所以,在管仲生前,就没有杀这三个人的必要了。

那么,临终时,为何管仲不让齐桓公杀了他们,而是放逐呢?在生前,管仲除掉这三个人怕引起齐桓公的伤心,让齐桓公的趣味生活无法寄托。临终前,管仲也将三个人的奸佞品性给齐桓公解说了一番,齐桓公因为尊重管仲,也同意将三个人驱逐出去。如果这时,管仲让齐桓公下杀手,可能就会适得其反了。毕竟,在齐桓公的心中,这三个人是忠于自己的,这种思想认识已经根深蒂固。

管仲的对三人杀子、自宫,不爱自己和亲人就不会忠于君王的解说,在齐桓公看来就是推测,用这种推测去杀三个信任的人,齐桓公一定不会答应。所以,管仲只能退而求其次,让齐桓公将三个人驱逐出去,永远不能回到都城。看到齐桓公答应了,管仲才安心。只是,他没有料到,最终齐桓公耐不住寂寞,又想念美食,将这三个人又召回来了。

齐桓公召回三人,失信于临终管仲的嘱托,最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管仲去世,齐桓公渐渐老了,儿子抢夺王位,最终齐桓公被三个佞臣软禁,活活饿死。

本文标签 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