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冯锡范历史原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5:32:02

冯锡范是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人物,绰号一剑无血,以历史上郑氏家臣冯锡范为原型。昆仑派高手,绰号"一剑无血",专以剑尖点人死穴,由于气功练到了“由利返钝”的高深境界,被点之人决不出血,因此得名。

历史原型

冯锡范,号希范,明末清初福建龙溪人,生于晋江县,郑成功工官冯澄世之子。郑成功薨,郑经嗣位,辟为侍卫,从往台湾征郑袭,靖内难,颇立战功,从此备受信任,成为台湾明郑时期的主要将领,与陈永华、刘国轩并称为台湾三杰。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去世后,冯锡范与郑哲顺等人发动东宁之变,罢黜监国郑克臧,并将其绞死。以董太妃令,立郑经次子郑克塽,独揽台湾军政大权。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攻陷台湾,冯锡范随郑克塽降清,封忠诚伯爵,隶属于汉军正白旗。

早年经历

冯锡范的父亲冯澄世,是明郑延平王郑成功之工官。清朝军队接连攻破燕京、金陵后,冯氏父子乃投身于郑成功的反清军队,随郑军转战闽南十余年。

尾随郑经

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逝世后,明郑王朝爆发了郑成功的长子郑经、郑成功的五弟郑袭的争位内讧,台湾的明郑大臣黄昭、萧拱辰等以郑经曾因私纳妾一案得罪郑成功,不可继位。于是立郑袭为延平监国,代理招讨大将军。

当时驻守于厦门的郑经,得到福建沿海的郑家将领普遍的承认,直取台湾。冯锡范被郑经任命为随身侍卫,相当受到郑经信任。郑经的部队进入台湾之后,与支持郑袭的黄昭在大员赤崁(今台南)海岸开战,黄昭战死。从此之后,原本支持郑袭的将领都纷纷向郑经投降。郑经入主台湾之后,优抚人心,在陈永华等人的辅助之下,很快地安抚了台湾军民。为示宽仁,并未处决叔叔郑袭,而将郑袭软禁于厦门。

康熙三年(1664年)二月,金门、厦门沦陷,当时郑氏宗族、部将大多降清,只有冯锡范与陈永华、洪旭等人随侍无猜,同还东宁。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乱时,郑经渡海西征,以冯锡范为侍卫从征,甚为郑经亲信,冯锡范昧于大体而喜弄权。

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汀州守将刘应麟以汀州来降,郑经恐爽约,而冯锡范劝郑经纳之,致耿精忠转而降清,形势乃迫,及清军压境,复请郑经擢升右虎卫许耀为总督,许耀自以非将材,坚辞,终不许,卒致为清军所败,七郡俱失,狼狈而返。

东宁之变

康熙十八年(1679年),郑经立长子郑克臧为监国,处理政务。郑克臧为人刚毅果决,颇有郑成功的风范。再加上他是陈永华的女婿,所裁决的事务受到陈永华教导,因此执法一秉至公,即便是郑氏宗室也不例外,因此郑氏宗室和冯锡范都很讨厌他。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去世后,冯锡范与郑哲顺等人发动东宁之变,罢黜监国郑克臧,并将其绞死。以董太妃令,立郑经次子郑克塽,冯锡范独揽台湾军政大权。

投降清廷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攻陷台湾,冯锡范随郑克塽降清,封忠诚伯爵,隶属于汉军正白旗(摘自《清史稿》卷一百七十‧表十‧诸臣封爵世表三)。

本文标签 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