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皇太极为什么没有选定继承人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4:53:50

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骤然崩逝,而他的去世甚至可以用“毫无征兆”来形容。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太宗皇太极整日都在意气风发地处理朝政。入夜后,天色骤变,乌云突起,电闪雷鸣,皇太极骤然崩逝。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认为,皇太极应该是死于中风。然而,皇太极的去世可以说引得了当时清朝朝堂上的一片哗然。

一方面,皇太极去世前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征兆”,不管是从精神还是从脑力来说,完全没有衰退的迹象。况且在一年多之前,清朝刚刚取得了与明朝的大决战——松锦大战的胜利,期间皇太极更是亲领大军,周密部署,将洪承畴统领的明军团团包围,其旺盛的战斗精力和清晰的战局头脑,也清朝的其他将领颇为钦佩。

另一方面,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只有51岁,按照从政的年龄来说,这一时期正是人的谋略、心智最为成熟的时候,堪称“正当年”,况且比他年长9岁的礼亲王代善尚且在世,更不用说活到的67岁才去世的努尔哈赤了。而这一切的一切,令清朝朝堂上下都是没有任何准备和预料,甚至连皇太极本人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去世。所以,皇太极生前并没有就继位人做出任何的安排,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在皇太极去世之后,持续了长达十七天的皇位之争。

皇太极生前立储,其最大的障碍就是努尔哈赤时期确立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努尔哈赤一生经历了三次失败的立储经历。

第一次是册立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为接班人,但是伴随着兄弟二人的矛盾加深,最终分道扬镳,而舒尔哈齐也被努尔哈赤囚禁致死。第二次是册立自己的长子褚英为接班人,褚英心胸狭隘、为人残暴,且与四大贝勒和五大臣关系紧张,之后甚至意图谋反,努尔哈赤也只得含泪将褚英处死。第三次是册立自己的次子代善为接班人,而代善却缺乏政治敏锐度,不懂得保护自己,其与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绯闻传得是满城风雨,之后更是出现了“虐子事件”,被努尔哈赤所废黜。

因而,在经历了这三次失败的立储经历后,努尔哈赤决定不再册立自己的接班人,而是留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并且确定未来的继位人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产生。“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

事实上,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就是通过这样一套制度被推举为后金大汗,而在皇太极统治初期,他也是要同其他三大贝勒“南面共坐,同受朝贺”。于是皇太极经过多年的努力,先是挤兑死了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同时对于大贝勒代善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打击,真正实现了“南面独坐”。

然而,满洲八旗的贵族们依然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手握兵权,传统的八旗制度就已经决定了他们对于清朝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的。

在打赢了“松锦大战”后,皇太极主动找到崇祯皇帝议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太极要着手处理八旗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继续消弭“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对于中央集权统治的限制。只不过,还没有等皇太极将其予以实施,他本人就骤然崩逝了。

在皇太极去世后,顺治皇帝福临登基,而他也是同皇太极当年一样,被“选”出来的,而这套制度实际上也就是皇太极立储的最大障碍之一。

纵观皇太极的一生,他的本意还是会选择一个带有科尔沁蒙古血统的皇子继承皇位。皇太极的“五宫后妃”中,有三位出身于科尔沁蒙古,分别是中宫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以及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其中哲哲是另外两位的亲姑姑,而海兰珠是孝庄的亲姐姐。

最先嫁给皇太极的是哲哲,其在豪格的生母、继福晋乌拉那拉氏被勒令与皇太极离婚后,成为了皇太极的正室福晋。此时皇太极与自己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所生的洛博会已经幼殇,因此皇太极非常看重他与哲哲诞育的子女。后来哲哲怀孕,孝庄以“替补”的身份嫁给了皇太极,然而不管是哲哲还是孝庄,都是只给皇太极生育了女儿,并没有生下儿子,于是皇太极这才迎娶了已经二十六岁的海兰珠,同时也进入到了“独崇宸妃”的时期。

在这期间,皇太极有过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立储意向”。当海兰珠的儿子出生后,皇太极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并且皇太极将其看成为“嫡长子”,很早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只是天不遂人愿,海兰珠的儿子不满一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而在海兰珠的儿子过世后的第三天,孝庄为皇太极诞育了一位皇子,也正是因为要有着“冲喜”的意味,才给这位皇子取名为“福临”,这便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由此可见,皇太极先后迎娶了三位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女儿,除了为了巩固满蒙联姻外,还有一层目的就是想要册立具有科尔沁血统的皇子为继承人,以继续巩固满蒙联盟关系。

所以,即便是皇太极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接班人的交代,但是从这个角度说,皇太极心中的最理想的继承人,除了海兰珠所生的儿子,必然就是孝庄所生的福临了。而顺治皇帝福临的即位,不仅仅是当时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是当时政治利益交换的最佳的结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皇太极的心愿所在。

本文标签 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