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司马光的政治思想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51:35

提到司马光,大家肯定会想起“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但是他成为大臣时都做了哪些贡献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司马光为官时发生的故事,请大家往下看。

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比较复杂。他尊孔称儒,主张以仁义礼信来治国治民。他主张对百姓实行仁政。所谓仁政,就是要“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

用当代的话说,司马光的“兴教化”,也就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改变社会风气。司马光认为文化教育是国家大事,应该抓紧抓好。

如果天下百姓思想不一致,就不可能同心同德地为宋朝统治服务,就会发生问题,动摇统治基础。因此,他十分注重学校教育,注重形成好的社会风气。

当然,他所提倡的思想道德和社会风气,不能超越封建思想道德的范畴。

但是,司马光的立足点,是要对人民实行“仁政”,不主张对百姓实行残暴统治。他甚至认为,老百姓反抗朝廷,发生暴动,责任不在人民,而在于统治者;是各级官吏官逼民反,而不是百姓天生要造反。

为防止百姓主要是农民起义,司马光强调要“修政治”,即选用好人才,修改好政策法令,严明法纪等。司马光的“养百姓”,就是要宽待百姓主要是农民,不要过分剥削农民,压迫农民。

在司马光看来,农民是天下衣食的直接生产者,如果不让农民休养生息,维持简单再生产,那么,不但农民活不下去,国家也将贫穷衰亡。

这种“民为贵”的民本思想,支配着司马光的行动。

他一再反对当朝向农民增加税收。他极力劝谏统治者不要挥霍民财。由于灾荒,许多州县老百姓受饥挨饿,“民多菜色”,而朝廷官吏还在那里搜括百姓,挥霍浪费,他怒不可遏,坚决要求朝廷节省开支,罢宴罢赐。

而他自己,则带头将恩赐交给公用。由于北宋农民徭役即无偿为国家劳动太多,甚至使农民流离失所,司马光建议减轻劳役负担。

也就是说,司马光要求皇帝深刻检讨,并且让大家都知道犯了什么错误;之后,再想办法如何“养民”即让人民生活得好些,以转灾为福。

这种为民请命的胆量和气概,当时并不多见。

“养百姓”是前提,“利万物”是目的。所谓“利万物”,就是有利于物质生产。司马光不是清谈家或空想家,他知道要国强民富,不发展生产,不重视生产,不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是一句空话。因此,司马光同样重视社会生产的发展。

他明确地说过,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而当时的一些政策法令,已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司马光再三主张整顿和恢复“常平仑”以促进农业生产。

从上述中心政治思想出发,司马光在政治、经济、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对当时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批评。尤其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前,他任谏官和侍从时,更对时政提出了许多革新意见。

司马光对于当时朝廷麻木不仁,反而以歌舞升平来掩盖问题成堆的状况,十分不满,指出这是不事进取,得过且过的坏风气。他强调“务实”,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他自己,则是埋头苦干的务实家。

本文标签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