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苏轼的主要成就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45:51

一提到苏轼,人们自然而然便会想到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流传千古诗句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与官场上的苏轼,很多人其实了解的并不多,苏轼,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与为人,多少一些关系。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获得了很高的赞誉。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他的书法也为宋代苏、黄、米、蔡"宋四家"之首。

苏轼第一年参加科举并荣登第二,使得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之后在京师,他每次有了新作,文章便会立刻传遍京师。他们父子三人,可是当时的大红人。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制科考试与科举考试可不一样,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而制科考试是不定期的,制科考试是宋朝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制科考试的程序要比科举考试繁琐复杂严格的多。

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是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的,没有推荐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推荐之后,首先还要参加一次预试。

最后,才由皇帝亲自出考题。

制科考试的选拔相当的严格。据说整个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

而在整个宋朝的制科考试中,这41人算是相当厉害的人了,而这41人中,考上第三等的只有苏轼苏东坡。

制科考试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

其中第一和第二等为虚设的。相当于第三等是最高等,第五等是最差等,整个三百年,所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中,为第三等的人只此一人,便是苏轼。

剩余最高的一位就是一个叫吴育的,得到了第三次等。

所以说苏轼为“百年第一”。

苏轼的仕途可谓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因“乌台诗案”和"车盖亭诗案"遭到牢狱之灾,一贬再贬,成了震惊一时的冤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他的成就:

一、政治风骨。在北宋后期,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朝庭上针锋相对势不两立。而苏轼能从社稷安危的视角出发,敢于直言,体现出高风亮节的政治品格。他最大的政绩就是在担任杭州通判期间,疏浚整治西湖,将瘀泥就地堆砌成苏堤。不仅造福杭州百姓,也使苏堤至今仍为"西湖十景"之一。

二、诗词成就。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他一扫五代以来婉约奢糜的文

风,作品以风骨卓然、旷达乐观、情感真挚、天然率性风格著称。如《赤壁赋》、《后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等。直抒胸臆,大气磅礴,至今仍为世代传诵的佳作。

三、书法造诣。苏轼是宋代"尚意"书法的先驱,作品沉着深厚,在古朴中又不失潇洒豪放。尤其是他提倡的"执笔无定法,要使虚得宽"的理论,至今在书法界影响深远。代表作品有《寒食帖》、《李白仙诗卷》、《次辩才韵诗帖》、《东武帖》、《治平帖》等。

四、美食鼻祖。红烧肉是苏轼发明的一道经久不衰的美食,因他烧的肉醇香色美,肥而不腻,故又称作"东坡肉"。而他被流放到海南儋州时,几乎穷困潦倒,于是把人家遗弃的羊脊骨拿回来,洗净抹盐后放火上烤,结果又成了东坡烤羊脊的名肴。此外还有东坡鱼、东坡羮、东坡饼也一直颇受赞誉。

总之,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影响深远的杰出代表,王安石曾对他评价为:"不知更百年,方有此人物"。

本文标签 苏轼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