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方以智生平简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29:24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南直隶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人方学渐之曾孙,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

简介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从青年时代到三十三岁,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富贵文人的生活。

中期自明朝灭亡后,从北京逃返南京,又经浙江、福建辗转到两广,从三十四岁到四十二岁,艰苦的十几年流亡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晚年从顺治九年(1652年)北归,到康熙十年(1671年)六十一岁时,病殁于赣江上万安城外的惶恐滩。这时期潜心学术,写出了大量理论著作。在对现实失望后,放弃了少年时的经世抱负,出家后,虽然看似逍遥法外,但仍不忘救世,讲学宏道,交朋纳友。

因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人物作品

方以智一生著述很多,计有一百余种。其中最为流行的是《通雅》和《物理小识》,前者是综合性的名词汇编书,后者是一部笔记,他的科学见解主要集中在这部书中。他的后期代表作是《药地炮庄》和《东西均》,均为哲学著作,书中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哲学命题。他的著作中另外比较重要的还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贯问答》、《切韵源流》、《流寓草》、《周易图象几表》、《性故》、《学易纲宗》、《诸子燔痏》、《四韵定本》、《内经经络》、《医学会通》等。现存共二十余种。

后世纪念

方以智逝世后,共有三座墓:江西青原山为衣钵墓;浮山华严寺后为爪发塔;浮山北麓“金牛架轭”地为肉身墓。墓地坐南朝北,依山傍水,由墓冢、祭坛、拜台三部分构成,占地二百一十平方米。墓冢以花岗石相围,墓碑竖于《生事略碑》后,碑上因方氏子孙尊先生反清之志,未署清帝年号。左侧为潘氏夫人之墓。

方以智墓冢前为石砌祭坛,并立有近人书刻《方密之先生事略碑》,西边配石刻对联:“博学清操重百世,名山胜水共千秋”。以下依次建拜台三道,迎出山脚。拜台前均有白石栏杆。其第一道拜台有石狮一对,分立左右。台下右侧立大理石标志碑一块。四周松青柏绿,郁郁葱葱,整个墓地居高临下,气势开阔,肃穆庄重。 方以智墓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