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天师张道陵历经磨难寻大道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0:47:03

“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苦不知足,这本是天性。神仙方术之流,便是洞悉了人性的这个弱点,大肆宣扬神仙可学,长生可致。雄才大略如秦始皇、汉武帝,也被几个方士哄得团团转。神仙方术之学就这样一步一步壮大,不过那时修仙求道只是个人的身心修炼,没有形成固定的宗教团体。直到东汉顺帝的时期,才有宗教组织产生,这便是道教。道教的创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张道陵。

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江苏丰县人。由于创建道教之功实在太大,后来的道教徒给老人家的名字中间加了个“道”字,尊称为张道陵。作为道教的实际创始人,张道陵出生时要不弄出点动静,简直没法面对乡亲父老。所以他的母亲在生产之前,必然做了个梦。梦见北斗七星中的魁星对她说,要降生到她家。张道陵出生之时,果然天生异象,房间被黄云笼罩,庭院里冒出一阵氤氲的紫气。黄云盖顶,紫气东来,这是大大的吉兆啊!

张道陵是汉初开国功臣张良的八世孙。张良,这位黄石公的高足,最终修炼得道,和神仙赤松子游乎九霄云外。也许是遗传了老祖宗的优秀基因,七岁的张道陵就把《道德经》背得滚瓜烂熟。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其实背熟也不是难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人很难参透其中的奥秘。

但张道陵天赋异禀,不光背熟了,还深深领悟了其中精髓。除了出身好、天赋好,他还有个好的指导老师。传说河上公亲自下凡教导他学习。要知道,河上公是汉初著名的神仙。汉文帝去请教,河上公理都不理。汉文帝只捡了些边边角角回去,居然就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河上公悉心教出来的张道陵,自然更不同凡响。

如此神童,注定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父母殷切的目光中,颇为自负的张道陵,背上行囊,走上了去往首都洛阳的求官之路。对,你没看错,就是去求官。不是每个人生来便立志要从事宗教事业的,张道陵也如此。前面已经提过,张道陵的字是“辅汉”,辅佐汉朝嘛,自然要出仕。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大汉朝廷哪用得着一个毛头小伙来辅佐?看在小伙子学问还不错,人也很机灵的份上,朝廷还是赏了一个官--正好偏远的帝国西南部的小城江州缺了个县令,小伙子去历练历练吧。江州即今天的重庆,那时还属于四川。张道陵从此和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道陵兴冲冲跑到江州上任,才发现这个父母官不好做。自己空有满腔热忱,却无力改变残酷的现实;苛政猛于虎,恶吏狠于狼,张道陵虽然作为一县之长,但内心经常充满了无力感。如何才能解除老百姓的痛苦,荡平天下妖魔污秽?在那个偏远的小山城,张道陵常常一个人在黑夜中思索。《太平经》上说,将天、地、人三道合一,可致太平。当官既然不能为民做主,那么修道应该是一个致太平的途径。张道陵少年进做过的成仙之梦,又逐渐在心中长大开花。

朝廷越来越腐败,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失望之下的张道陵辞了官,跑到洛阳城附近的北邙山隐居起来,同时进行艰苦的修炼。“生在苏杭,死入北邙”,北邙山虽是风水宝地,可离都城实在太近了。“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辞了官的张道陵反而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多次召他入朝为官。张道陵哭笑不得。他一边修炼,一边思索如何能救民于水火,但入朝为官显然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不胜其扰的张道陵决定搬远一点,这一次他看中了嵩山。张道陵努力学习修道,存思、符箓、丹道等等,一切对修行有进益的方法,他都想学。可是一直不得其法,上天也在默默地考验着张道陵。又过了好多年,在嵩山一个废弃的石洞里,拥有巨大气运和仙缘的张道陵,发现了一本绝世秘笈--《黄帝九鼎丹经》。只要按照这本秘笈炼出仙丹,服食之后,便有白日飞升的希望。

张道陵用颤巍巍的手小心翼翼地拂去丹经书上的灰尘,眼中饱含的眼光。多年的追求,终于有望实现了。

本文标签 道教张道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