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分别
众所周知,秦国在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对秦国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变得空前强大,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改革。而同在战国时期的吴起也在楚国进行了变法,但吴起最终的结局却是被楚国的贵族射杀。
并且吴起死后,吴起的变法内容也被废除。同样是变法,为何商鞅能在秦国取得成功,而吴起在楚国却失败了?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之间的区别以及两人最终取得不同结果的原因。
首先,吴起的变法更侧重于去打击旧贵族的势力。比如在吴起的变法中,他让旧贵族迁往广阔贫瘠的地方,而且对于旧贵族过了三代以后,吴起主张收归他们的爵位。商鞅变法中同样也有对旧贵族的打击,但在商鞅打击旧贵族的同时,也利用变法中的军功制去塑造了一批新的贵族。
而出国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形成新贵族,所以这就导致变法在后期失去了根基。没有群众基础的变法只能依靠王权来支撑,所以在楚王去世之后,旧贵族就对吴起及其变法展开了清算。
第二,针对上述内容,我认为根本原因不在于商鞅的变法比吴起更彻底,或者商鞅这个人比吴起的能力更强,而是因为秦国和楚国的社会背景不一样。与秦国地处西隅不同,楚国更接近中原腹地,所以楚国对礼乐精神的接受程度远比军国主义要高。僻居一隅的秦国受到周围游牧民族的影响,社会上有尚武的风气,而这种尚武的风气正是秦国实行军功制的最佳土壤。
虽然楚国立国之后也曾筚路蓝缕,历经多次战争。但楚国地处南方,在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下,楚国的风气更多的是浪漫的组成。比如楚国极具浪漫色彩的《楚辞》、精巧的礼器等,这些都是楚国的文化特征。在这样的文化风气下,楚国是难以接受冰冷的军国主义思想的。
接下来我们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在展开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变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或许很简单。那就是使国家强大。那么如何通过变法来实现国家强大的目的呢?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贵族的势力不能太大,或者说旧贵族在变法过程中一定不能压过王权。
战国时代,可以说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只不过这种变法的深彻程度有所不同。进入战国时期之后,最大的霸主是以魏国为首的三晋,之后是齐威王和齐宣王时期的齐国。我们认真观察一下这四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战国时期的很多诸侯国,他的国家制度都是从一种体制中衍生出来的另一种体制。而衍生出来的新体制是不按照原有的体制中的宗法原则进行的。
在这种新的制度下,各个国家的国君不在象春秋时期那样对自己的臣子进行分封,而是逐渐把权力收归自己所有。这样其实就相当于每个诸侯国都是一个小型的中央集权国家。当然,在这个中央集权的小国家里,贵族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在那楚国的历史来进行对比。楚国与历史上的晋国和齐国有很大的不同。楚国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氏族专政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楚国受到宗法的影响比较晚,氏族的势力比较弱。而且大多数是族的封地很少并且处于边缘地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率先进行郡县制改革的反而是楚国,楚武王时期楚国就设置了郡县,这种郡县制也是也可以算作是中央集权的一种形式。
随后,楚庄王时期爆发了敖氏之乱。通过敖氏之乱楚国更是对氏族势力做了一次清扫。但是。看到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楚国的氏族相比王权来说,他们势力虽然不够强大,但他仍然属于一种体制内的势力,所以楚国没有从根本上消灭氏族。
而氏族叛乱的最终结果,虽然没能推翻王权,但是它不断地削弱了王权。自从楚康王之后,楚国先后发生了公子围之乱、公子弃疾之乱、白公胜之乱。楚昭王和楚惠王时期,王权已经无法压制氏族。而从楚惠王时期蜀国又开始进行了分封制。
这个时期,楚国贵族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而到了吴起变法的时期,楚国已经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情况。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楚国贵族的势力已经成了吴起变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阻碍,所以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死后,吴起随后被贵族射杀、吴起之法被废除,也就可以理解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秦国,秦国立国比较晚,而且秦国地处西北接近戎狄,所以秦国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宗法制度的约束。在政治上,氏族根本无力与王权对抗。所以从社会背景上来说,秦国避免了像山东六国那样在变法之前先要经历化茧成蝶的痛楚,因为他一开始根本就不是一个宗法制的国家。再加上中央集权以及民众的尚武之风,这使得商鞅变法实行起来比其他国家要顺利得多。
而且在变法过程中,军功制的体制下又有了新的贵族涌现。新贵族的出现,使得老贵族的势力变得不堪一击。因此,无论旧贵族有多大的反抗情绪,他们这个时候也无能为力了。而商鞅变法成功之后,秦国也就真正的变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甚至可以说,秦国变成了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
总结来说,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的成败。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社会结构。秦国的王权比较强大,所以商鞅变法受到阻碍相对吴起就小了很多,因而他能取得成功。而楚国的旧贵族势力过于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吴起变法的推进,所以最终吴起失败了。
-
上一篇: 孟子的辩论艺术:引君入瓮法
-
下一篇: 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