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都当过的韩信
王侯将相,要想4个“职业”都做一遍,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几乎”不等于“完全”。现有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是谁呢?大名鼎鼎的韩信。
将:大将军韩信
韩信经择地葬母、乞食流浪、胯下受辱之后,厉尽艰辛,投入楚汉相争的历史洪流,良禽择木,贤臣择主,在萧何的鼎立推荐之下,被刘邦拜为大将,韩信终于实现了自我,大鹏展翅,飞入苍穹。他为刘邦献计出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定三秦,会兵荥阳,为汉王刘邦立足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左丞相韩信、相国韩信
西出函谷关,立足中原,对于刘邦来说,只是兴汉的第一步,楚汉相争他处于相当的劣势,随时都有覆卵之危。刘邦败走彭城之时,三弃其子,其狼狈无奈之状,令人捧腹。在“诸侯皆背汉,复与楚和”的危急关头,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让韩信独挡一面。韩信被拜为左丞相,率兵击魏,亲自指挥了著名的破魏之战和井陉之战,破魏、下燕、平赵,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刘邦战事失利,逃出荥阳,再逃出成皋,与夏侯婴自称是汉王使者,骑马驶入韩信军营,偷偷来到卧室,夺去韩信军印之后,又拜韩信为相国,征发一部分赵军去攻打齐国。韩信大智大勇,又亲自指挥了著名的潍水战役,击败了强大的齐楚联军。这威震中原的三大战役,充分展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楚汉相争军事史上最浓墨重彩的篇章,彻底扭转了局势,变楚强汉弱为汉强楚弱,决定了汉王刘邦的必然胜利。
王:齐王、楚王韩信
韩信在平定了齐国之后,为了镇守齐国,使之安定,派人向汉王刘邦要求立自己为假(代理)齐王。老狐狸刘邦审时度势,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而楚王项羽尝到了韩信的厉害,派武涉前去争取韩信背汉归楚。齐人蒯彻、韩信的第一大谋臣,则劝韩信独立于楚汉之外。
此时韩信确实处于“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三分天下,则鼎足而居”的举足轻重的地位。齐王韩信不投楚,不独立,依然服从服务于汉王刘邦,使古代中国避免了一段三国鼎立的战乱历史,加快了汉王朝建立的进程。
汉王刘邦采纳了张良“出捐楚地,以许韩信”的计策,请出韩信引兵会战。韩信设十面埋伏,将楚王项羽围困于垓下,使项羽别姬,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终于使楚汉之争圆满结束。项羽乌江自刎后,汉王刘邦就乘其不备夺取了韩信的军权,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
可以看出,韩信遭到了刘邦的最大疑忌。此时刘邦已将韩信视为眼中丁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剥夺了韩信军权之后一个多月,刘邦才比较放心地登上皇帝宝座。
侯:淮阴侯韩信
韩信功成权失,遭忌见疑,不平之心,可以想见,立身处事处于举步维艰、进退维谷的境地。曲身忍受,情感备受煎熬;奋起抗争,恐污一世英明。因此他再次拒绝了,大谋士蒯彻“联横异王,共同反汉”的建议。韩信出于友情,收容了项羽的逃亡将领钟离昧;违背心愿,献出钟离昧首级,仍未免被缚坐牢。刘邦问心有愧,将韩信赦罪贬爵,改封为淮阴侯。
陈豨造反,刘邦出征;韩信称病,被疑涉嫌叛逆。吕后视之为心腹大患,与萧何合谋,将韩信诱杀于长乐宫钟室。一代神帅,含恨离世,英雄悲歌,传颂千古。
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结尾处采用曲笔,写出韩信对于汉家的功勋,差不多可以和周朝的功臣周公旦、召公爽、太公吕尚相比,对韩信及其宗族的悲惨结局表示十分痛惜……
-
上一篇: 孔子故事三则:师无大小,小孩亦可为师
-
下一篇: 蔡伦的故事:因“造纸术”闻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