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中国
China
世界
World
人物
Figures
事件
Events
文化
Culture
成语
idiom
专题
Subject
古诗文
Poetry
书籍
Book
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送顾朝阳还吴
诗文
名句
作者
送顾朝阳还吴
【
唐代
】
李颀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参考资料:
李颀的其他诗文
《 关雎 》
—— 佚名
《 葛覃 》
—— 佚名
《 樛木 》
—— 佚名
《 卷耳 》
—— 佚名
《 螽斯 》
—— 佚名
《 国风·周南·桃夭 》
—— 佚名
《 兔罝 》
—— 佚名
《 芣苢 》
—— 佚名
唐代的其他诗人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查看更多韩翃的诗文
魏知古
魏知古(647年-715年),深州陆泽人(今河北深州),唐朝宰相。魏知古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晋州刺史、黄门侍郎、右散骑常侍。他上疏劝谏唐睿宗,反对修建道观,被拜为宰相,担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唐玄宗继位后,魏知古又升任侍中,进封梁国公。开元二年(714年),魏知古因与姚崇不睦,遭其谗害,被罢为工部尚书。开元三年(715年),魏知古病逝,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忠。
查看更多魏知古的诗文
张格
张格(?~九二七),字承之,一字义师,宿州符离(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天复三年(九○三),其父张浚为杨麟所杀,格逃入蜀依王建,为翰林学士。武成元年(九○八),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后主王衍即位,贬为茂州刺史,再贬维州司户。乾德六年(九二四),复入相。前蜀亡,入洛,授太子宾客、三司副使。天成二年卒。《旧五代史》卷七一、《十国春秋》卷四一有传。另参《资治通监》卷二六六。张格词残句,据董本《宋朝事实类苑》录入。
查看更多张格的诗文
李舜弦
李舜弦(约公元910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字均不详,据《茅亭客话》中记载,其先世为波斯人。有以她为唐代中国第一位西亚女诗人。家于梓州,五代十国前蜀词人李珣之妹,亦和李珣同著钓鱼题材的诗。有文才,工为诗,善七律,现查有三首,可见诗风略显忧愁,意义曲折,难悟透。五代十国时前蜀第二主王衍在位时(919—925)选入宫中,立为昭仪。所著《蜀宫应制》诗、《随驾游青城》诗、《钓鱼不得》诗诸篇(全唐诗库仅存此三首),多为文人赏鉴。其中《钓鱼不得》中有“香饵”两字,可以想象当时的人已经使用有香味的饵料开始垂钓,而并非是使用
查看更多李舜弦的诗文
吴晃
吴晃,元和进士。
查看更多吴晃的诗文
徐彦若
徐彦若(?-901年),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唐朝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吏部尚书徐商之子。徐彦若出身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后以户部侍郎之职拜相,又任中书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徐彦若出镇凤翔,但因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被拜为宰相。后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年),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查看更多徐彦若的诗文
唐代的其他诗文
《折惊山鸟散,携任野蜂随。今日从公醉,何人倒接?。》
—— 许浑
《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
—— 杜牧
《局促看秋燕,萧疏听晚蝉。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沈绵。》
—— 杜甫
《柳二首》
—— 司空图
《故人南台秀,夙擅中朝美。拥传从北来,飞霜日千里。》
—— 刘长卿
《争利贪前竞著鞭,相逢尽是尘中老。》
—— 佚名
古诗文搜索
朝代
五代
两汉
先秦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魏晋
元代
南北朝
隋代
金朝
作者
方干
齐己
徐玑
李方膺
施绍莘
张衡
陈凤仪
吴西逸
沈周
赵嘏
赵令畤
陈子昂
周纯
蜀妓
张旭
萧道成
俞彦
元稹
徐昌图
赵长卿
文征明
储光羲
宣宗宫人
陶弘景
程颢
陈文述
韩琦
于武陵
张曙
姜夔
崔道融
谢朓
章谦亨
刘铉
李流芳
贝琼
乔吉
殷尧藩
沈德潜
万俟咏
张养浩
蒋春霖
魏禧
杨炯
王翰
王暕
刘光祖
顾况
胡令能
班昭
刘过
张炎
吴锡麒
郭茂倩
张祜
张嵲
黄裳
吴淑姬
贾至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