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代扶风主人答
  •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参考资料: 1、曹寅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26页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74-75页
  • 译文
    一路上到处弥漫着肃杀凄凉之气,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一会儿悲风四起,落日的余晖似乎被笼上了一层寒意。
    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浮动的尘埃,这使得行走在路上的游子心情更加抑郁不乐。
    于是跟往常一样,晚上依然留宿在扶风这个地方,买酒独自消遣。
    没想到几杯酒下肚,心中的愁绪却更加难以排解,竟忍不住发出了“长铗归来乎”的感叹。
    扶风主人走过来和我一起举杯共饮,闲聊之中流露出颇多感慨。
    他忍不住流下了几行眼泪,悲慨之中竟然唱起了那令人闻而生悲的《行路难》。
    扶风主人说他从十五岁就去边境当兵,曾经多次参加了讨伐异族的战争。
    边境战事频繁,一年之中兵甲常备,有时作战紧张,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
    在最后那次恶战之中,我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军中统帅被迫投降,朝廷派去求和的使节投河自尽。
    当时一起出征的几十万人马,现在只有我自己一人活着回到了长安。
    你要是不相信沙场征战的艰苦,请你看看我这满身的伤痕。
    回到长安后,乡里亲朋都已四处分散,而祖上的坟墓也早已破败不堪。
    面对此情此景,禁不住拉着松枝,仰天恸哭,悲痛之情撕心裂肺,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如此凄惨的情景竟然时禽兽都不忍离去,路过此地的人哪还能忍心目睹这凄惨的一幕。
    幸好赶上现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普天之下一片祥和安宁,四海升平,老百姓安居乐业。
    自己虽然还想为国出力,但无奈已年老体衰,希望能好好休养。
    你现在正赶上这样一个好的时运,为什么还这样闷闷不乐呢?
    当今皇上任用贤能,励精图治,正是才智之士奋飞得志的好时机。
    现在边境的情况也都是这样,将士用命,众志成城,这些都是好兆头啊!时运变迁,世事通塞需要精心地体察,你自己好好把握吧。

    注释
    扶风:唐代郡名,在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附近。主人:是指客舍主人。
    杀气:指秋天的肃杀萧条之气。日彩:指太阳的光辉。日:一本作“月”。
    四远:周围。
    弥:一本作“迷”。
    长铗:用冯谖客孟尝君典故,见《战国策·齐策四》。
    就:靠近。
    叹:一本作“然”。
    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多为叙述离别悲伤,世路艰难之意。
    地:一本作“城”。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和罗布泊一带。
    桑乾:水名,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
    休明:指政治清明。
    寰宇:即海内,天下。
    少年:指诗人。
    封禅:指古代帝王到泰山筑坛祭祀天地。
    刷羽翰:指贤良才智之士奋飞得志。
    三边:泛指边境地区。

    参考资料: 1、曹寅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26页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74-75页
  •   “主人就我饮”四句为过渡句,引出了扶风客舍的主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

      从“十五役边地”到“路旁谁忍看”是扶风主人自述其军旅生涯。这里明显化用了古诗《十五从军征》的句意:“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战地归来,家园零落,满目凄凉,虽然满心酸楚,但想到“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心里还是有几分庆幸。这在行文上为下文抒写珍惜太平盛世的生活感慨作了过渡,转承显得十分自然。

      “幸逢休明代”以下四句是扶风主人抒发欣逢盛世及年老体衰的感慨。

      收尾六句是扶风主人对诗人的劝慰勉励之词,语重心长,感情真挚。

      全诗写景叙事,有条不紊。其间颇多转折,如九九回廊,迂回曲致。老人之言语带沧桑,但终不流于伤感,感人至深。此诗从风格上看,虽有几分沉郁,但仍是盛唐气象的回响,内容和形式结合巧妙,谋篇布局颇见匠心,不失为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74-75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李叔卿 李叔卿 李叔卿,字万,雍州万年(今陜西西安)人。工部侍郎李适之子。弱冠以明经及第。玄宗开元间历任鹿邑、虞城、金城三县尉。与李白有过往。天宝间卒。有文集,已佚。事迹据《金石萃编》卷九四李季卿撰《三坟记》,参岑仲勉《贞石证史》所考。《全唐诗》存诗2首。查看更多李叔卿的诗文
  •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查看更多杜甫的诗文
  • 曹邺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查看更多曹邺的诗文
  • 朱湾 朱湾 朱湾(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巨川,号沧洲子,西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徵辟。工诗,善于咏物。李勉镇永平,嘉其风操,厚币邀至,署为府中从事。日相谈讌,分逾骨肉。久之,尝谒湖州崔使君,不得志,以书作别,尽吐牢骚。遂归会稽山阴别业。湾著有诗集四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查看更多朱湾的诗文
  • 萧嵩 萧嵩 萧嵩(?-749年),字乔甫,号体竣,兰陵人,唐朝宰相,梁武帝之后,后梁明帝玄孙。萧嵩最初担任洺州参军,后得到连襟陆象先的提拔与宰相姚崇的赏识,累迁至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在担任河西节度使时,萧嵩用反间计除掉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又任用张守珪等名将,大败吐蕃,被拜为宰相,进封中书令、徐国公。他任相数年,并无治国之能,凡事唯唯喏喏,从无见解,后改任尚书右丞相,加太子太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萧嵩致仕,此后在家安享晚年。天宝八年(749年),病逝家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查看更多萧嵩的诗文
  • 张敬忠 张敬忠 一位不大出名的诗人,《全唐诗》仅录存其诗二首。据《新唐书·张仁愿传》记载,中宗神龙三年(707),张仁愿任朔方军总管时,曾奏用当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敬忠分判军事。查看更多张敬忠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