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参考资料: 1、武秀主编.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7-128 2、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01-602
  • 译文
    猛虎隐伏在尺把长的草丛,藏腿难蔽身。 有如咱张公子,飞扬跋扈在风尘。
    难道你没有横腰而系的宝剑?只是韩信当初在淮阴的时候也受尽委屈。
    你现在要击筑去向北燕,在易水滨高唱燕歌。
    等你归来,我们相聚泰山上,我们一起隐居,当个好邻居。

    注释
    尧祠:祭祀尧帝的祠堂,在充州城东泗河金口坝附近,拿圮。张十四I李白友人,生平不详。
    猛虎:喻张十四。
    张公子:即汉成帝刘骜。这里借指张十四。
    肮脏:亦作抗脏,即高亢正直。
    屈彼淮阴人:汉淮阴侯韩信失意落泊时,曾忍受淮阴恶少的胯下之辱,而终于功成名就。这里以忍辱全志的韩信比拟张十四。
    击筑:典出《史记·剃客歹lJ传·荆轲传》,言战国末刺客荆轲游于燕市,曾与高渐离结伴,渐离击筑,荆轲和歌,自抒哀乐,旁若无人。这里用燕市击筑来点明诗人与张十四的深厚友谊。筑:古代弦乐器,像琴,有十三根弦,用竹尺敲打。

    参考资料: 1、武秀主编.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7-128 2、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01-602
  •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是天宝四载秋(745)作于鲁郡瑕丘(今充州)。

    参考资料: 1、武秀主编.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7-128
  •   诗中并没有对尧祠一蒂景物描写,而是引用典故,借以抒发感慨,排道悒愤。继而诗人张开想象的羽翼,驰聘于人间天上,古往今来,任感情的波澜起伏变幻组合。怀着美好的愿望入京,又经受幻想的破灭的失望而引起愤慨。人生无常,诗人感想万千,宣泄于诗中。表现了诗人豁达奔放的襟怀、崇高的情操和不懈的追求,也表达诗人对当时朝廷感到失望而归隐山林之意。

      首两句:意思是猛虎伏浅草始终难以遮掩猛虎的身体,猛虎喻友人。

      第三、四句:“肮脏”二字表明张公子正直不阿的态度,“风尘”明指社会,暗指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奸佞得志,贤才受辱的黑暗政治。“肮脏”与“风尘”形成鲜明的对比,直言道出张十四因秉性刚直不阿,难以避免被人排挤、迫害的遭遇。暗喻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使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而感到惆怅、苦闷以及愤懑。

      第五、六句:“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是用了淮阴侯韩信受辱之典,意在表达猛虎伏浅草终莫能掩。在词语的运用上,也表现出独有的特色。上句“岂无横腰剑”中的“岂”字与下句“屈彼淮阴人”中的“屈彼”二字,前后呼应,不但增强了语气,而且一个威武不屈之士的形象也一跃然而出,表现出极大的力量。

      第七、八句:“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无疑是借荆轲于易水河畔辞别高渐离之典,赞其为豪气英雄。如此,于风尘漂泊中的张十四伟直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

      末两句:明确指出诗人希望能与张十四一起隐居,反衬出诗人的政治抱负落空,使诗人感到失望而归隐山林。

      全诗借助送别张十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未来的深切向往。

    参考资料: 1、郭向东.李白诗集 下册:中国民艺出版社,2006-11:34 2、高有鹏.神话之源:《山海经》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177页-第178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张循之 张循之 张循之,唐代洛阳人,与弟仲之并以学业著名。则天时,上书忤旨,被诛。诗六首。体裁为五绝、五律,出处见《全唐诗》卷99。查看更多张循之的诗文
  • 刘崇鲁 刘崇鲁 刘崇鲁,字郊文,唐滑州胙人。第进士,擢士补阙、翰林学士,唐僖宗避难山南,为嗣襄王煴史馆修撰,得不诛。查看更多刘崇鲁的诗文
  • 任要 任要 任要,[唐]德宗时人。工书,尝于贞元十四年(七九八)两祭泰山,因于岱岳观题名。《金石文字》查看更多任要的诗文
  • 胡骈 胡骈 胡骈,唐末进士。诗一首。查看更多胡骈的诗文
  • 常非月 常非月 常非月,唐肃宗宫人。查看更多常非月的诗文
  • 李程 李程 李程(766年-842年),字表臣。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唐朝宗室、宰相,襄邑恭王李神符的五世孙。会昌二年(842年),李程去世,年七十七。获赠太保,谥号“缪”。他著有表状一卷,今已佚。查看更多李程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