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思边 / 春怨
  •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参考资料: 1、葛景春.李白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76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6-977
  • 译文
    还记得我们去年什么时候分别的吗?那是南边花园绿草地上飞蝴蝶的时候——春天。
    现在,你知道是什么季节了吗?冬天已经到了,西山顶的白雪在云层下更显幽暗。
    玉门关离我这里有三千里地,我想给你寄封信,恐怕你也难得一见。

    注释
    去年:刚过去的一年。唐杜甫《前苦寒行》之二:“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南园:泛指园圃。晋张协《杂诗十首》其八:“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绿草:亦即春日之时。
    今岁:今年。唐元稹《赋得数蓂》诗:“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西山:王琦注云:“即雪山,又名雪岭,上有积雪,经夏不消。在成都之西,正控吐蕃,唐时有兵戍之。”(《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五)吐蕃是公元七至九世纪时藏族建立的政权,控制青藏高原一带地区。在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曾与唐通使修好,后来关系逐渐恶化,双方互有攻伐,唐朝廷不得不派重兵驻守。杜甫有“西山白雪三城戍”(《野望》),李商隐有“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杜工部蜀中离席》),诸句皆可为证。白雪:即寒冬之日。秦云:秦地之云,此暗指思妇家在秦地。秦,泛指陕西,唐人诗中往往特指长安。
    玉关:即玉门关,汉朝故址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移至今甘肃安西县双塔堡附近。汉代大将霍去病破月氏,开玉门关,自此成为中国与西域分界的关隘。北周庾信《竹杖赋》:“玉关寄书,章台留钏。”
    音书:音讯,书信。二句言音讯不通,存亡难知。

    参考资料: 1、葛景春.李白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76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6-977
  •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2—744)李白在长安待诏时期。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系此诗于天宝二年(743)。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6-977
  •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开头两句,是思妇对去年与丈夫离别时情景的追忆。这两句妙在不纯用叙述笔调,而采用思妇自问自答的写法,显得波峭有致。“南园”一句,因是化用晋代诗人张协“蝴蝶飞南园”(《杂诗十首》其八)的诗句,故“南园”可理解为某处的一所花园,未必实有所指。其时正当春天,南园里绿草如茵,百花盛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一对即将离别的夫妻,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尤其是看到那成双作对的蝴蝶,不禁触景生情,肝肠寸断。但这种哀伤情绪并未在字面上流露出来,诗人描绘的反而是一派明媚的春光,这正是王夫之在评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时所说的“以乐景写哀”(《姜斋诗话》卷上)的手法,从而把哀伤之情反衬得更为强烈。对这对夫妻家在何处、为何事离别、丈夫又去向何方等问题诗中均未作交代。这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也为引出下二句埋下了伏线。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中间两句,用的也是思妇自问自答的写法,写思妇在丈夫离家一年之后对他的怀念。但诗中并未正面倾诉离愁别恨,而是分别描绘了“西山白雪”与“暗秦云”两幅惨淡的画面,借景言情。“西山白雪”四字,看似景语,其实是借此点明丈夫离家的原因及其戍守之地。“暗秦云”三字,不仅点明了他们夫妻原来家居之地,同时也借思妇在家遥望云天之所见,来刻画她翘首期待之状以及悒郁愁苦之情。前两句留下的三点悬念,至第四句方才释然大白。这种写法,较之一开头便和盘托出,更耐人寻味,此诗构思布局之妙,于此可见。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末尾二句,写思妇与丈夫天各一方,难通音信。秦地距玉关达三千里之遥,欲传尺素,又无鱼雁。夫妻二人,一别经年,满腹相思,无由倾吐,这就使思妇更感痛苦万分。诗中,思妇的丈夫戍守之地为“西山”,并非“玉关”,思妇欲往“玉关”投寄“音书”,貌似南辕北辙,前后牴牾。其实这并非李白失之粗疏。盖“玉关”自汉代以来,即为汉族统治者与西北各少数民族政权经常发生战争之地,也是闺怨诗中思妇经常梦魂萦系之地。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子夜吴歌四首》其三亦云:“……秋风吹不尽管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此类诗句,唐诗中不胜枚举。在这里,“玉关”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征战戍守之地,“玉关”自然也包括其中。诗人之所以用“玉关”取代“西山”,很可能是出于修辞的需要。由于第四句已出现“西山”二字,故第五句换用“玉关”,以免重复。

      征夫怀归、思妇闺怨,是中国古典词歌中一个传统的题材。自《诗经》以来,作者代不乏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即如李白,此类作品亦自不少。《思边》这首小诗,在李白闺情诗中虽算不得出类拔萃之作,但在艺术上有如下两点颇可注意。第一,如上文所述,首二句叙别离之悲,中二句诉相思之苦,均不落言筌,须待读者细加咀嚼而后出,可谓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第二,全篇虽用思妇口吻,但“去年何时君别妾”二句是从丈夫一方着笔,“今岁何时妾忆君”二句是从自己一方着笔,这种对仗的句式从两方落笔的写法,既具整饬匀称之美,又见回环往复之致,与缠绵缱绻的诗情妙合无垠。末尾二句,出语虽稍嫌直露,但可使题旨表达得更为强烈醒豁,收结更为斩截有力,白璧微瑕,故未足深病。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6-977 2、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612-616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无闷 无闷 无闷,五代十国时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930年前后在世。能诗,有名于时。《全唐诗》载其诗二首,皆为七言绝句。查看更多无闷的诗文
  • 孙佺 孙佺 孙佺(?-712年),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唐朝中期将领,宰相孙处约之子。唐睿宗延和元年,官至左羽林大将军,代替薛讷为幽州大都督。率兵讨伐奚和契丹,发动冷陉之战,唐军败绩。孙佺及副将周以悌被擒,为突厥默啜可汗所害。查看更多孙佺的诗文
  • 郑蕡 郑蕡 郑蕡,郑鲁子。生卒年不详。郡望荥阳(今属河南)。懿宗咸通三年(862)登进士第,后不知所终。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上》。《全唐诗》存诗2首。查看更多郑蕡的诗文
  • 翁绶 翁绶 翁绶,[唐](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工诗,多作近体。咸通六年,(公元八六五年)举进士第。名不甚显,不知所终。全唐诗录有他的诗八首,辛文房评曰“工诗,多近体,变古乐府,音韵虽响,风骨憔悴,真晚唐之移习也”(《唐才子传》)查看更多翁绶的诗文
  • 辛弘智 辛弘智 高宗时官国子祭酒。曾与同房学士常定宗争诗,由太学博士罗道琮判定之。事迹见《朝野佥载》卷二。《全唐诗》存诗3首。查看更多辛弘智的诗文
  • 薛宜僚 薛宜僚 绛州万泉(今山西万荣)人,生卒年不详。左龙武大将军薛平子。曾任家令丞、左庶子。武宗会昌中,以左庶子充新罗册赠使,由青州泛海前往,频为暴风雨所阻,一年后方抵达新罗,未及行册礼,染疾而卒。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太平广记》卷二七四、《南部新书》卷庚、《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三、《唐诗纪事》卷四八。《全唐诗》存诗2首。[查看更多薛宜僚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