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登嘉州凌云寺作
  •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行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六):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2-154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08-311
  • 译文
    寺院高出飞鸟之外,青青峰顶戴着红楼。
    顺着峭壁来到半空,心中欢喜登上山头。
    只觉宇宙顿时开阔,俯看三江滔滔水流。
    天睛气朗远望蛾眉,好似在那波上浮游。
    烟气笼罩气象开阔,树木葱郁遍布四周。
    我愿割断世间缘分,永远去那尘外漫游。
    旋风阵降吹过虎穴,阵雨时时飘下龙湫。
    寺院之间云气蒙蒙,夏日也觉凉风飕飕。
    俯视近处城池环绕,眺望远处三二渔舟。
    眼前胜景难以望尽,天宫之上尽可久留。
    身为一官本不足道,辞官离去又觉忧愁!

    注释
    ⑴嘉州:唐郡名。今四川乐山县。凌云寺:为嘉州名胜,傍山而建,下有凿山而成的弥勒菩萨像。
    ⑵出:高出。
    ⑶“青峰”句:写寺之红色阁楼傍山峰而建,远望若戴于其上。
    ⑷搏:攀缘。跻(jī):登。
    ⑸殆:大概,这里有只是之意。阔:深广。
    ⑹三江流:指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嘉州地处三江会合处。
    ⑺峨眉:峨眉山,在嘉州西部约六十里处。
    ⑻迥(jiǒng):远。旷:空阔。烟景:风景。豁:明朗开阔。
    ⑼阴森:幽暗阴郁的颜色。棕楠:棕榈树、楠树。
    ⑽割:弃。区中缘:尘世缘分。
    ⑾回风:旋风。虎穴:与下文“龙湫”均未详其处。
    ⑿片雨:阵雨。当:临。
    ⒀僧房:指寺院。蒙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⒁飕飕(sōu):阴冷貌。
    ⒂回合:回环盘曲。郭:外城,此处指嘉州城。
    ⒃寥落:稀疏。
    ⒄胜概:锦绣山河的美丽风光。端倪:边际。
    ⒅天宫:天上宫殿,此处指凌云寺。淹留:逗留。
    ⒆讵(jù):岂。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六):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2-154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08-311
  •   杜鸿渐于大历二年(767)六月,罢去剑南西川节度使职,岑参亦离开幕府,转赴嘉州为刺史,抵达嘉州后不久即登寺观览,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08-311
  •   作此诗时,诗人已届暮年,虽然历经坎坷但壮志未酬,歌行雄健之风依稀可见。

      开头两句,“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仍保留盛年时的风格。写凌云寺高耸之貌,借飞鸟青峰映衬,突出了凌云寺的高峻壮丽。飞鸟与青峰,从地面上看,都是高空之物,但在诗人笔下凌云寺却高出飞鸟,跃出青峰。起笔遒劲,形象传神。把寺上红楼比喻为戴帽,凌云寺俨然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佛寺如此奇伟,现在得以于半山腰攀援登临,自然是“喜得”之事。

      然而,“喜得登上头”的喜悦,主要不在登寺本身,而在于凭高远眺,开阔眼界,拓宽胸襟。因而在咏寺之高以后,紧接着语气一转,抒发出“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的情思。如此,从写寺过渡到写寺外的宇宙三江,峨眉烟景,就显得合乎自然了。

      身登高寺,峨眉山景,尽收眼底。写峨眉山,一咏一叹,用了六句。“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迥烟景豁,阴森棕楠稠。”今日天晴气朗,得以看清楚了峨眉山的状貌:山岭蜿蜒起伏,如波涛滚滚;辽远的云雾似袅袅青烟,使山景空旷浩茫;棕树楠树漫山遍野,蓊郁阴森,一派肃穆。以上四句勾勒峨眉山景,接着直抒胸臆,发出慨叹:“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诗人眼界高远空阔,触景生情,故有此叹。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诗人看破凡尘,对纷扰的世俗产生了厌倦情绪,希望超凡脱俗,云游尘外。有了这番念头,才把眼光转向佛寺内部和佛寺的周围环境。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虎穴洞、龙湫潭都在附近,山风回旋,细雨濛濛,这是寺上的气象;“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间间僧舍,如蒙蒙云朵,若水月光,寒气袭人,这是寺中气氛;嘉州府城,坐落山下,片片风帆,撒于江面,这是寺下景象。

      写罢诸景,又是一番慨叹:“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寺美景无边,诗人很想在这宝刹天宫之中长留久住。然而,虽然“一官讵足道”,是“欲去令人愁”,最终只落得满腹忧愁。诗人到嘉州后,心情一直很不舒畅,这在此时的一些诗作中屡有反映。这首诗中说“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并且最后以“愁”字作结,正概括了这一时期诗人的心境。

      此时诗人的情绪,显得有些消沉、悲观,写作手法上也与先前不同,不是一气写景,高调抒情,而是边咏边叹,一咏三叹,错综起伏。这大约与安史乱后唐朝江山颓败、诗人壮志未酬的心境有关联。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六):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2-154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08-311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崔液 崔液 崔液(?-714年),字润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尤其擅长五言诗。官至殿中侍御史。因崔湜获罪应当流放,逃亡到郢州,作《幽征赋》抒发情怀,用词十分典雅华丽。遇到大赦返回,去世。友人裴耀卿编纂其遗文为文集十卷。查看更多崔液的诗文
  • 卢宗回 卢宗回 卢宗回,生卒年不详。字望渊,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少时读书废寝忘食,善学不倦,同舍生见其所作,嫉之,假他事殴辱。宗回逊谢,恬不与较,由是为乡党所重。登元和十年(815年)进士第,官终集贤校理。以父疾归,卒。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八、《广东通志》(《四库全书》本)卷四四。《全唐诗》存诗1首。查看更多卢宗回的诗文
  • 于鹄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查看更多于鹄的诗文
  • 张钦敬 张钦敬 生卒年、籍贯俱不详。玄宗开元间登进士第。《全唐诗》存诗1首。查看更多张钦敬的诗文
  • 薛昭蕴 薛昭蕴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查看更多薛昭蕴的诗文
  • 孟彦深 孟彦深 孟彦深,字士源。登天宝二年进士第,为武昌令。元结居樊上。查看更多孟彦深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