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逸气旧来凌燕雀,
    高才何得混妍媸。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韦渠牟 韦渠牟 韦渠牟(749--801),唐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少慧悟,师李白习古乐府。及长,为道士,自号遗名子,又为僧,法名尘外。贞元二年,为韩滉使府从事。八年,入为四门博士。历秘书郎、右补阙、左谏议大夫、太府卿,官终太常卿。与皎然、颜真卿友善。权德舆称其诗“俪词比事,纤密清巧”(《右谏议大夫韦君集序》)。著有《韦渠牟诗集》、《贞元新集开元后礼》,均佚。《全唐诗》存其诗二二一首、联句一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五0六权德舆《唐故太常卿韦公墓志铭》、卷四九0权德舆《右谏议大夫韦君集序》查看更多韦渠牟的诗文
  • 赵徵明 赵徵明 赵徵明,唐代诗人,天水人。《全唐诗》作“赵徵明”,存诗三首。工书,窦臮《述书赋》称之。诗三首,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佳作。《回军跛者》写一个回乡的跛脚老军,拄着“一枝假枯木”,步履维艰,“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当年去边城时能日行百里,现在退役还乡整整一个月才行短短一程),时刻担心自己会倒在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唯一的心愿是能赶回家乡,立刻死掉),此情此景真令人痛断肝肠,其艺术感染力与三国时王粲著名的《七哀诗》相仿佛。后两首分别写死别、生离,亦皆写得悲气弥天,读之泪泫,足见徵明铺查看更多赵徵明的诗文
  • 杨炯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查看更多杨炯的诗文
  • 苗发 苗发 苗发[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年间前后在世,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初为乐平令,授兵部员外郎,迁驾部员外郎。仕终都官郎中。发常与当时名士酬答,但诗篇传世颇少。查看更多苗发的诗文
  • 陶翰 陶翰 陶翰,唐代诗人,约唐玄宗开元中前后在世。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宦之家出身,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开元十八年,(公元七三o年)擢进士第,次年又擢博学宏词科,授华阴丞。以冰壶赋得名。天宝中入朝任大理评事等,官礼部员外郎。所作诗文,以五言为主,写有一些边塞诗,多古意苍劲的悲壮风格,与当时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诗风相近,为当时所称。如《出萧关怀古》,再如《古塞下曲》等。翰著有文集若干卷,《新唐书艺文志》行于世。查看更多陶翰的诗文
  •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查看更多宋之问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