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上头 一作:山头)行人归来石应语。参考资料: 1、郭志明 .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47 . 2、王建 .王建诗集校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年 :25 . 3、王建 .《王建诗集校注》 :巴蜀书社 ,2006年 :23 . 4、杨元刚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1-2 .
-
译文
在等待丈夫的地方,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
女子变成了石头,永不回首。
在山巅之处,每天风和雨都在循环交替着。
行人若能回来的话,那么石头也应该会说话了。注释
望夫石:据南朝宋人刘义庆的《幽明录》记载: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其形状像人立。相传过去有个贞妇,其.丈夫远去从军,她携弱子饯行于武昌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望夫石因此而得名。
上:作“山”,山上。
复:作“和”,与。参考资料: 1、郭志明 .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47 . 2、王建 .王建诗集校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年 :25 . 3、王建 .《王建诗集校注》 :巴蜀书社 ,2006年 :23 . 4、杨元刚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1-2 .
-
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居于武昌时根据当地传说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诗。
“望夫处,江悠悠”这里有浩浩不断的江水,江畔屹立着望夫山,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的巨石。山、水、石,动静相间,相映生辉。“望夫处,江悠悠”,写出望夫石的环境、气氛。“悠悠”二字,描绘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绝,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同时又衬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静立江边的石头写活。仿佛是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在思念,在等待。这种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不仅使画面生动,有立体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的绵绵不绝。“悠悠”在这既是写景状物,渲染环境气氛,又是摹情写人,形象地描画了思妇相思的情状。这二句情与景融,不可分割,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真有一石三鸟之妙。
“化为石,不回头”,诗人又以拟人手法具体描绘望夫石的形象。人已物化,变为石头;石又通灵,曲尽人意,人与物合,情与景谐。这不仅形象地描画出望夫石的生动形象,同时也把思妇登临的长久,想念的深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二句紧承上文,是对古老的优美的民间传说作了生动的艺术概括。
“山头日日风复雨”,是说望夫石风雨不动,坚如磐石,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长久地经受着风吹雨打,然而它没有改变初衷,依然伫立江岸。这里写的是石头的形象和品格,说的仍是思妇的坚贞。她历经了种种艰难困苦,饱尝了相思的折磨,依然怀着至死不渝的爱情,依然在盼望着,等待着远方的行人。
“行人归来石应语”,诗人在结句处把笔宕开,作了浪漫的推想。待到远行的丈夫归来之 时,这伫立江边的石头定然会倾诉相思。“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郭震《子夜四时歌·春歌》)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始终抓住石之形与人之情来写,构思最为精巧。“望夫处,江悠悠”,从人写起,交代了地点,又以悠悠江水流暗喻时间之长,感情之久。“化为石,不回头”,言望夫之妇化而为石,也暗示时久。妇人伫立江边,看那江水一去不回头,自己也化为石像永远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不畏风吹雨打,不怕天长日久,她一直不回头,一心望夫归。最后,以“行归来石应语”结束全诗,又将望夫石拟人话,可谓匠心独运。
全诗刻画了古代妇女深情动人的形象,揭示了她们悲苦的命运。诗歌于平淡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只描写了一个有包孕的片段的景物和自己一刹间的感受,平平写出。
参考资料: 1、郭志明 .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50-151 . 2、周啸天 .隋唐五代诗词鉴赏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 :291 . 3、刘松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年 :183 .
-
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居于武昌时根据当地传说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诗。
参考资料: 1、郭志明.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50-151 2、周啸天.隋唐五代诗词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