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夜看扬州市
  •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参考资料: 1、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88 2、党诚恩.《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55 3、许建中,万平.《唐诗绝句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93 4、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北京:线装书局,2007:271 5、李树政.《张籍王建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95 6、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339
  • 译文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注释
    扬州市:扬州(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的指定商业区。买卖交易必须在市内进行。按规定,诸州、县可以设市,称××州市或××县市。如某州、某县有一个以上的市,则在市前冠以方位或其他词语加以限定,如东市、西市等。
    夜市:夜间的集市。《唐六典》卷二十:“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夜市显然突破了这个规定,反映唐时城市商业的繁荣。
    碧云:碧空。
    红袖:原指女子的艳色衣衫,这里借代女子。
    纷纷:众多。
    时平日:承平之日。
    自:语气助词,表肯定,无实义。
    笙歌:歌舞的音乐。笙,簧管乐器。此处泛指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
    晓闻:通宵达旦。

    参考资料: 1、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88 2、党诚恩.《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55 3、许建中,万平.《唐诗绝句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93 4、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北京:线装书局,2007:271 5、李树政.《张籍王建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95 6、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339
  •   这首诗从其夜景着笔,可说从一个重要侧面表现了扬州的繁华,连同诗人的感慨。

      前两句实写扬州夜景。首句写其静景。“千灯”,说明灯之多。诗人在地面“千灯”和距离地面遥远的“碧云"之问只用一个“照”字,就将夜晚扬州灯光的光亮程度真实表现了出来。次句则写动景,整个扬州市,酒楼多,歌妓多,乘兴吃酒玩乐的商客多;而这“三多”合为一体,就使扬州市的夜晚成为一个喧嚣的、旋转的世界。

      三、四句写诗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诗人不禁联想到扬州以外广大地区的萧条败落。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唐帝国整体机制日见衰朽,外患频仍,内忧不绝,所以诗人感慨“如今”时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安定太平了。可是这种国势日衰景况在扬州好像还没有被感知到,人们仍然由着自己的心性,踏着乐器吹奏出的节拍,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中间虽有辛辣的嘲讽,但更多的还是对人们感觉迟钝而表现出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不惟内容深刻,而且构思精奇。诗人巧妙地由写扬州繁华夜景开局,最终却落在将人们视线引向对整个唐帝国命运的思考上,显示出一种讽喻的创作意向。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482
  •   此诗是王建在魏博幕奉命出使淮南,夜游扬州市有感而作。王建的这首诗对扬州的夜市作了简单概括的描述,并从中可以看到那时的夜市已十分热闹,以至营业时间出现通宵达旦的繁荣景象。

    参考资料: 1、王宗堂.《王建诗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65 2、潘同生.《中国经济诗今释》.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48-249
唐代的其他诗人
  • 豆卢荣 豆卢荣 豆卢荣,唐贞元进士。诗一首。查看更多豆卢荣的诗文
  • 古之奇 古之奇 古之奇,唐代人。籍贯、表字、生卒年均不祥,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公元763年(宝应二年),在礼部侍郎洪源知贡举时进士及第,他与耿伟同时登科。他曾任安西都护府幕下书记,与李端司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曾任职县令,所作《县令箴》被称为千古奇文。古之奇精通古体诗,他的诗充满宁静、闲适、淡泊的情趣,婉转成篇,在艺苑中享有名声,也不是一般的浮泛之作啊。古之奇的诗集流传于世。查看更多古之奇的诗文
  • 孟守 孟守 孟守(一作宁),字处中。长庆三年,王起主文,尝放及第,为时相所退。至会昌三年,起再知贡举,守龙钟就试成名。查看更多孟守的诗文
  • 蔡希周 蔡希周 蔡希周(688年—747年4月15日),字良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唐代诗人。蔡氏原籍陈留济阳人。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蔡邕,六世祖南朝陈侍中蔡景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蔡君知,从叔父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蔡有邻,兄缑氏主簿蔡希逸,弟洛阳尉蔡希寂都是著名的书法家。查看更多蔡希周的诗文
  • 陈陶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查看更多陈陶的诗文
  • 段穀 段穀 《全唐诗》收《市中狂吟》诗1首,小传未云其为何时人。按段谷,许州(今河南许昌)人。累举进士。家丰于财。后发狂,常行吟于市中。宋仁宗庆历末病死,权厝于野。数年后迁葬,发视仅存空棺,时以为尸遁升仙。事迹见《括异志》卷七。《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查看更多段穀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