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落齿
  •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参考资料: 1、张清华主编.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8月:534
  • 译文
    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
    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
    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
    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
    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
    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
    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
    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
    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
    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们会得一个一个地落掉。
    如果经常是每年落一个,那么还可以支持二十年。
    如果一下子全部落光,那么,和慢慢地落光也是一样。
    有人说,牙齿在掉了,看来生命也靠不住了。
    我说人生总有一个尽头,寿长寿短,同样得死。
    有人说,牙齿落空了,左右的人看了也会吃惊。
    我说庄子有山木和鸣雁的比喻,我的牙齿落光了,说不定也是喜事。
    说话多误,那么就经常缄默也好,不能咬嚼,那么就专吃软的东西,也同样味美。
    因为歌咏落齿,就写成了这首诗,常常用它来给老妻和孩子们读读,让他们惊笑。

    注释
    齿:《六书故》:“齿当唇,牙当车。”口中两颊生的齿叫牙,俗称大牙。前近唇者称齿。诗中牙齿互文,无别。
    俄然:突然间,形容时间短。
    落势:牙齿脱落的势头。
    殊未已:还没有停止。
    尽落:落尽,掉完。
    始止:才停止。
    落一时:掉第一颗牙时。
    但念豁(huō)可耻:只觉得豁牙难看。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云:“我齿豁可鄙。”意同。
    始忧衰即死:才担心因衰老快要死了。
    懔懔(lǐn):畏惧的样子。
    恒在己:自己经常处于这种畏惧状态。
    叉牙:与“权桠”义同。即参差不齐。
    颠倒:横竖,即横竖都不舒服。
    怯(qiè)漱水:怕用水漱口。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最后牙齿离开我脱落寸,像山崩一样快。形容牙掉的突然。
    熟:习以为常。
    次第:一个接着一个。
    倘(tǎng):假如。
    两纪:一纪十二载,两纪二十四年。
    指:同惰,当意向或意思差不多讲。
    恃:维持、凭借。
    生有涯:《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长短俱死:王羲之《兰亭集序》云:“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左右:左右的人。
    谛(dì)视:仔细看。
    庄周:名周,人称庄子,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为漆国吏。
    各有喜:指主人对木与雁的态度,大木、鸣雁等各得其所,比喻有牙无牙各有各的好处。
    语讹(é):语音不清。
    嚼:能嚼食的牙齿。
    软:柔软的舌。
    诧:夸耀。

    参考资料: 1、张清华主编.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8月:534
  •   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与崔群书》云:“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令据此诗曰:“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推断诗当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公三十九岁。

    参考资料: 1、张清华主编.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8月:534
  •   这首诗完全不用一般人所熟习的诗的修辞。除了押韵和五言句这两个诗的特征之外,可以说全是散文的表现法。因此,讲这首诗一点也不费力,思想段落仍是四句一绝,我们现在把它译成散文:第一绝说: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牙与齿虽然有一点区别,但这里是互文同义。第二绝和第三绝说:“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第四绝描写将落的牙齿。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叉牙”是个连绵词,歪斜旁出之意,是状词,不是名词。第五绝和第六绝叙述习惯于落齿的心理状态。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们会得一个一个地落掉。如果经常是每年落一个,那么还可以支持二十年。如果一下子全部落光,那么,和慢慢地落光也是一样。第七绝说:有人说,牙齿在掉了,看来生命也靠不住了。我说:人生总有一个尽头,寿长寿短,同样得死。第八绝说:有人说:牙齿落空了,左右的人看了也会吃惊。我说:庄子有山木和鸣雁的比喻,山木因不中用,故得尽其天年;雁因为能鸣,故得免于被杀,可知有才与无才,各有好处。我的牙齿落光了,说不定也是喜事。第九绝说:落了牙齿,说话多误,那么就经常缄默也好。没有牙齿,不能咬嚼,那么就专吃软的东西,也同样味美。最后两句是结束:因为歌咏落齿,就写成了这首诗,常常用它来给老妻和孩子们读读,让他们惊笑。

      全诗只用了一个《庄子·山木篇》里的典故,此外没有必须注释才能懂的辞句,我们演译为散文,宛然是一篇很有趣味的小品文。牙齿一颗一颗地落掉,是每一个渐入老年的人都会遇到的事。作者就利用这一件平常的事,描写他每一个阶段的思想情绪。从紧张到旷达,从忧衰惧死到乐天知命,整个过程,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从执着到自然,基本上还是老庄思想。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体会,也可以说,作者不因落齿而消沉,对人生的态度,仍然是积极的。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表现方法,在初、盛唐诗中,确是不曾有过。因此,韩愈的诗和文,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都被认为是一种怪诞的文学。他的门人李汉在《昌黎先生集》的序文中说:“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这是记录了当时人对韩愈的态度:始而惊讶,继而讥笑,最后便大施攻击。但韩愈并不动摇,他坚守他的原则:第一,不用陈辞滥调。第二,有独创的风格。他说:“若皆与世浮沉,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这是说:如果跟着一般人的路走,而没有独创的风格,在当时虽然不被人排斥为怪,可是也必不能流传到后世。从此也可以了解,韩愈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他的文艺创作,不是迎合当世,而是有意于影响后世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的创作是为将来的。

      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实现革新的目的,所以他的第一个原则是“师古”,要向古圣贤人学习。他说:要学习古人的意,而不是学习古人的文辞。“师其意,不师其辞。”就是“务去陈言”和“能自树立”。他的散文,以“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师,就是学习他们的创作方法。同样,他的一部分诗,虽然当时人以为怪,其实也还是远远地继承了汉魏五古诗的传统,或者还可以迟到陶渊明。从陶渊明以后,这种素朴的说理诗几乎绝迹了三四百年,人们早已忘记了古诗的传统,因而见到韩愈这一类诗,就斥为怪体了。

    参考资料: 1、施蛰存著.唐诗百话 施蛰存全集 第六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2:380-383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张聿 张聿 张聿,唐诗人。望出吴郡(今苏州),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德宗建中登进士第,又中万言科。德宗贞元二十年(804),自秘书省正字充翰林学士。二十一年加左拾遗。宪宗元和元年(806),加朝散大夫。历任华亭令、湖州长史、都水使者等职。穆宗长庆元年(821),自工部员外郎出为衢州刺史。敬宗宝历间为睦州刺史。《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补诗二首。查看更多张聿的诗文
  • 郑蕡 郑蕡 郑蕡,郑鲁子。生卒年不详。郡望荥阳(今属河南)。懿宗咸通三年(862)登进士第,后不知所终。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上》。《全唐诗》存诗2首。查看更多郑蕡的诗文
  • 李胄 李胄 唐诗人。一作李曹,又作李渭,韦应物诗《赋暮雨送李胄》提到他。《全唐诗》录有其诗。查看更多李胄的诗文
  • 谢勮 谢勮 谢勮(721-786),男,唐朝诗人。唐代宗大历年间曾经游历浙江省衢州市。查看更多谢勮的诗文
  • 李存勖 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尊前集》收录有李存勖的四首词作:《一叶落》、《歌头·赏芳春》、《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查看更多李存勖的诗文
  • 文秀 文秀 江南诗僧。昭宗时居长安,为文章供奉。与郑谷、齐己为诗友。曾游南五台。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三。《全唐诗》存诗1首。另《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四存文秀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查看更多文秀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