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
    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
    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参考资料:
  • 译文
    太平世道当然看不起学子才人,我们自然被抛弃流放到潇湘边上。
    仿若太阳的光芒已普照四海,像敲石闪出的火花就毫无用处一样。
    我们像被摧残了羽毛的鸟儿停在枯枝,高吟低唱相互应和,声声悲伤。
    北方的黑云吹来了阵阵风寒,在这深秋季节,一片空寂荒凉。
    处境凶险,君子们更注重从容闲逸,小人们只是畏缩自保,战兢恐慌。
    悲凄时,我们天天相互探视,忧愤之情又因此而不断滋长。
    斟饮几杯酒,自己可以聊且忘忧,而纵情歌唱,那肯定别人决不会听赏。
    只可惜,眼下你这位调音知己不在,不能把我们的诗歌美妙地弹唱。

    注释
    零陵:永州的旧名。李卿:李幼清,亦即李深源,又称李睦州。元侍御:元克己。简:信札,这儿用做动词,寄赠书信。吴武陵:吴子松。
    理世:治世,太平世界。理,避高宗李治讳而代替“治”字。固:本来,当然。
    弃捐:弃舍,遗弃。指不加任用。湄:水边。
    竟:终, 完全。这儿是遍布的意思。溟:海。
    敲石:这儿指敲击石块以取火光。安:何,什么。施:为,用。
    铩(shā)羽:羽毛被摧残脱落。铩,伤残。集:群鸟停聚在树上。
    朔:北方。
    寂历:犹寂寥,冷寂空旷的样子。穷秋:深秋。穷,终尽,末了。
    尚:崇尚。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
    兢危:小心畏惧。兢,小心谨慎。危,畏惧忧恐。守:保全。
    离忧:忧愁怨愤。坐:因。自:自然地。
    樽(zūn):盛酒器。聊:姑且。
    谅:确实,委实。徒:白白地。为:做事。这里指唱歌。
    协律,调正音律,使之协和。
    窈眇(yăo miăo):美妙。 弦:琴弦。这儿用做动词,用琴弹奏。

  •   此诗对朝廷权贵扼杀人才深表痛疾不平,对他们遭贬的悲惨境况深表同情,并表达了柳宗元与他们之间相互慰藉、坚贞不屈的知己友情。

      首四句,为吴武陵这样横遭贬谪的人才而愤激不平。诗意是说,太平世道当然会轻视人才,把他们弃置在边荒的潇湘之边,正如敲石所击出的小小火花,在阳光普照之下毫无用处一样。这是柳宗元满腔愤怒而发出的控诉和辛辣讥讽。在权贵们看来,当时世道太平,阳光普照,根本用不着革新多事,有所作为,这是权贵打击摧残才士的无耻借口。他们竭力掩盖国事的矛盾、弊端和危机,仇视改革,排斥新秀,只知一味地谄谀奉承,沉湎享乐而不以为耻,其腐朽黑暗可想而知,根本没有太平盛世可言,当然也没有阳光普照。其实是权贵们害怕杰出人才参与朝政,有所作为,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和地位,所以对那些显露出才华而又不肯屈从的人才,横加指责和挑剔,一开始就进行无情的扼杀和摧残。这四句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反语讥讽,“理”实为乱,“阳光”实为黑暗。其次是隐喻,前二句与后二句构成比喻关系,但没有使用比喻词。

      中间八句是对那些坚贞不屈而遭贬的人才的悲惨境况深表同情。诗人将他们比作一群“铩羽”的乌鸦,在寒冷的秋天中饱受风寒的迫害。它们无法逃避是因为乌鸦停集在枯干上,没有遮蔽和凭靠。这里,“穷秋”象征恶劣的时局,“风寒”比喻无情的迫害,而“枯干”比喻才士们没有坚固的政治基础。因为这种情况牵涉到柳宗元自己被迫害的原因,所以这儿只好隐晦一些,用象征手法来表现。可以参看柳宗元的《感遇二首》。同时,由于这些才士能坚持君子的品德,不为所屈,遭受的打击就更为无情,处境悲惨,忧愁日深。

      最后四句,表达了柳宗元与这些遭贬才士饮酒赋诗,聊以自慰以及所结下的深厚知己之情。为了发泄悲愤,排遣苦闷,遭贬的才士只能以酒消愁,以诗抒怀。放声高歌,权贵们是不会听的,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欣赏理解。吴武陵北归之后,柳宗元感到少了一个知音,深表惋惜。

  •   据柳宗元《小石潭记》、《与杨京兆凭书》、《与李睦州论服气书》、《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诸诗文,公元811年(元和六年)前吴武陵尚在永州。自公元811年到814年,其间惟有812年有过赦令,故知吴武陵北还之时应为812年。那么柳宗元此诗亦当为812年吴武陵北还之后所作。

唐代的其他诗人
  • 王邵 王邵 王劭,生卒年不详,隋代并州晋阳(今太原南郊)人。史载,他自幼喜沉默,寡言语,酷爱读书。少年时代即以博闻强记知名。北齐时尚书仆射魏收辟与祖孝徵、阳休之等成名学士、官吏,经常在一起论古道今,有所遗忘,或是模糊之处,便向王邵询问出处。王劭每问必答,毫不匆忙。查出对照,半点不差。查看更多王邵的诗文
  • 湘驿女子 湘驿女子 湘驿女子:生平不详。唐代诗人,著有一诗甚为有名。诸多文学作品中均有记录《全唐诗》作者亦将此诗选编于内。查看更多湘驿女子的诗文
  • 张碧 张碧 张碧,字太碧,唐末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旧说张碧为唐德宗贞元中人,孟郊推重其诗,当误。参陈尚君《张碧生活时代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查看更多张碧的诗文
  • 李询 李询 李询是李穆之兄李贤的儿子。李贤仕周、官至大将军。李询为人,深沉而有大略,颇涉书史,识见宏远,饶有父叔之风。周世曾任纳言上士、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济闻世。周武帝建德三年,武帝巡视云阳宫,拜司卫上士,委以京师守卫之责。周卫剌王承武帝不在宫的机会作乱,城门已闭,并焚肃章门,以阻宫中外援。李询时在宫中,益其火势,使贼不得入宫,这真是急中生智,也足以说明李询临危不乱的镇定。事平,武帝亦返京,知其经过,深加器重,拜仪同三司,任长安令,屡以军功,加位大将军,爵封平高郡公,当时已崭露头角了。查看更多李询的诗文
  • 薛馧 薛馧 薛馧(yún),唐代女诗人,生卒年不详。或作蕴,字馥。薛彦辅孙女。今存诗三首。查看更多薛馧的诗文
  • 樊珣 樊珣 樊珣,唐朝贞元时人。诗二首。查看更多樊珣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