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唐儿歌
  •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参考资料: 1、(唐)李贺著;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45-46.
  • 译文
    骨玉石般硬朗,眉毛涂螺黛般黑亮,杜家小郎,生得真是男子汉的好模样。
    仪态庄重神气沉静,将来定能成栋梁,像用秋水剪成的一双眼珠,晶莹闪光。
    骑着竹马玩耍,绿尾枝叶乱蓬蓬摇晃,鸾鸟形的银坠儿耀眼,蹦跳在背心上。
    东邻有一位想和他成亲的娇美小姑娘,他大笑着书空来拒绝,因为另有主张。
    杜郎眼光远志向大,将来功业定辉煌,到那时,可别把我这姓李的作歌人忘!

    注释
    唐儿歌:《又玄集》作“《杜家唐儿歌》”。唐儿:杜黄裳之子,小名叫“唐儿”。杜黄裳夫人是唐朝的公主,所以儿子小名取作“唐儿”。
    杜豳(bīn)公: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官为平章事,封邠(即豳字,唐玄宗改为邠)国公。
    头玉:指玉一般的头骨。硗(qiāo)硗:坚硬貌。这里指头骨隆起。刷翠:涂抹上青绿色。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的矿物颜料)画眉,称眉为“翠黛”。这里是说唐儿眉毛乌黑,像涂画过螺黛一样。
    杜郎:即唐儿。
    骨重神寒:谓体态稳重,神气沉静。天庙器:皇帝祭天的庙堂中摆设的祭器,借指国家重用的人才。
    瞳人:指眼珠。秋水:形容目光明澈。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子。梢梢:“竹枝披散之貌”。
    银鸾:项圈下鸾鸟形的银坠子。睒(shǎn):闪。半臂:短袖或无袖衣。叶葱奇注谓:“即现在的背心。”这句说,唐儿一跳跃,银坠儿便一摆动,银鸾仿佛在背心上一跳一踏似的。
    娇娘:娇美的姑娘。对值:对亲,配偶。
    浓笑:大笑。书空:用书指在空中写画字形。
    眼大心雄:眼光阔大,志向雄伟。知所以:谓预料他将来会有所成就。

    参考资料: 1、(唐)李贺著;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45-46.
  •   这首诗作于李贺在长安做奉礼郎的三年,即元和五至八年(810-813),再具体一些,应是李贺初入长安任奉礼郎时所作。杜黄裳为当朝宰相,李贺写过歌颂他的《沙路曲》,爱屋及鸟,李贺写这首《唐儿歌》吟咏杜黄裳的儿子,有仕途求升迁的用意。

    参考资料: 1、(唐)李贺著;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45-46.
  •   这是一篇应酬之作。这首诗浓墨重彩,多角度、多侧面赞誉一位儿童头角峥嵘、卓尔不群、抱负远大。首两句从面相上着笔,写唐儿额头丰隆,眉如苍翠,天生是位大丈夫。三、四句写骨相重,神气娴雅,双目清澈有光。前四句是静态描绘,五、六句通过骑竹马表现他的活泼可爱。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后四句是侧面描写:妩媚的小女孩竟然想和他成亲,然而不同凡响的是他在空中画“唐”字,足见其抱负。所以诗人预言他将来一定会有大作为,开玩笑地说:到时候别忘了我这个写赞歌的人也姓李。

      这诗虽为奉承应酬之作,但写得却不呆滞死板,语句也洗炼生动,塑造的唐儿形象俊美聪明,活泼而又可爱,特别是“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二句,更加真切传神。李贺自己没有生育过孩子,所以特别喜欢“唐儿”,他带着爱心去描写眼前活泼天真的孩子,诗笔灵动,诗思活泼,真趣盎然,语言绚烂艳丽。诗人又通过艺术想象,作合理的推想,虚实结合,描写生动,艺术构思灵活精巧。

    参考资料: 1、(唐)李贺著;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45-46. 2、(唐)李贺著.国学经典丛书 李贺诗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46. 3、吴企明编选.李贺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72.
唐代的其他诗人
  • 牛殳 牛殳 约为中唐以后人。善作长篇歌行。《全唐诗》存诗2首,皆出《文苑英华》卷三三四。查看更多牛殳的诗文
  • 杨凝式 杨凝式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居洛阳。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享年八十二岁。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2]。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品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查看更多杨凝式的诗文
  • 萧德言 萧德言 萧德言(557—654)南朝陈、隋唐文学家。字文行。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后落籍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南朝陈亡,徙关中,后至京师。隋文帝仁寿间授校书郎。唐太宗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时李治为晋王,诏德言授经讲业,及升春宫,仍兼侍读,寻以年老请致仕,太宗不许,寻赐爵封阳县侯。十七年拜秘书少监,两宫礼赐甚厚。二十三年累表请致仕,许之。高宗嗣位,以师傅恩,加银青光禄大夫。永徽五年卒于家,赠太常卿,谥博。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参与编撰《括地志》,著有查看更多萧德言的诗文
  • 黎逢 黎逢 黎逢,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丁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二人。考官:礼部侍郎常衮。试题为《通天台赋》,以"洪台独存,浮景在下"为韵。黎逢于大历十一年(776)游长安,与著名诗人韦应物等友善,并互唱和,第二年,应进士科考。开试时因故迟到,便于檐前设席应考,主考官先是觉得奇怪,又讥讽他不知考场规矩,黎逢貌若山野之人,昂然入坐。主考官颇感惊异,以为此人一定胸有成竹,便令人在旁观看,句句来报,初闻报是"行人徘徊日&quo查看更多黎逢的诗文
  • 许碏 许碏 许碏,高阳人。青年时期认真读书为进士作准备,但是屡次应举不第。晚年在王屋山学道,周游过五岳名山洞府。查看更多许碏的诗文
  • 马周 马周 马周(601~648年2月7日),唐初宰相。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人。少孤贫,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曾直谏太宗以隋为鉴,少兴谣赋,提倡节俭,反对实行世封制。查看更多马周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