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春晓
  •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参考资料: 1、(唐)元稹著孙安邦,蓓蕾解评. 元稹集[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5.01.第209
  • 译文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注释
    春晓:一作“春晚”,似作为《莺莺传》之张本。
    花气:花的香气。
    猧(wō):黄色小犬。

    参考资料: 1、(唐)元稹著孙安邦,蓓蕾解评. 元稹集[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5.01.第209
  •   此诗或元和十四年(819)作于虢州。当时距元稹初识双文(即莺莺)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但由于天欲明未明、人半梦半醒之际的“钟声”,契合了当年的特定情境,便立即引动那“二十年前晓寺情”,使得怀念和怅惘交织,心潮起伏,久久不平静,因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唐)元稹著孙安邦,蓓蕾解评. 元稹集[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5.01.第209页
  •   《莺莺传》中有莺莺复张生信,文词并茂,早已脍炙人口,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文中只略称:“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莺莺传》之张本。

      首句“半欲天明半未明”,写两情如胶似漆,不料却又天将拂晓,幽期密约恨短;次句“醉闻花气睡闻莺”,写醉梦温柔乡,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难舍。“醉闻”句互文连属,犹言醉而卧,闻到花香,听见莺啼,妙语双关。

      第三句“?儿撼起钟声动”,写的是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结句“二十年前晓寺情的“寺”,正是《莺莺传》中所谓:“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为张生寓居所在。“晓寺情”正是诗的前三句所叙的情与事。同时也合于《莺莺传》叙张生、崔莺莺合欢之词,即“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及明,睹妆在肩,香在衣。”二十年前山寺如约幽期那销魂的春日拂晓,令人难忘。此结尾含蕴深长。

      陈寅恪先生说,明乎此,则知《春晓》所写一段难忘的恋情,实即诗人元稹与双文(即莺莺)缱绻之情。说这首诗是《莺莺传》之张本,实不过分。结句“晓寺情”又照应题目,渲染题旨,含蓄深蕴,耐人寻味。无论是内容与形式、体裁与风格,都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参考资料: 1、(唐)元稹著孙安邦,蓓蕾解评. 元稹集[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5.01.第209 2、姜秋霞著. 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01.第115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高正臣 高正臣 [唐]广平(今安徽宿县)人。志廉子。官至少卿。善正、行、草书,习右军(王羲之)法,唐太宗甚爱其书。自任润州、湖州、筋骨渐备;任申、邵等州,体法又变。上元三年唐高宗撰唐明征君碑,即为正臣行书。金陵(今南京)亦有其书。字画殊有欧、虞遗风。《书断、东观余论、书史会要》个人作品。查看更多高正臣的诗文
  • 赵宗儒 赵宗儒 赵宗儒(746年—832年)字秉文,唐代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州市)人。举进士,初授弘文馆校书郎,拜左拾遗,充翰林学士,与父晔秘书少监同日并命,当时荣之。贞元十二年,以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相,为右庶子,端居守道,勤奉朝请。迁吏部侍郎,改尚书。前后三镇方任,八领选部,历宪、穆、敬、文四朝,以司空致仕。诗一首。父赵骅,官秘书少监。德宗大历进士,初授弘文馆校书郎,一年后补陆浑主簿。历官右拾遗,充翰林学士,与父同日任命,一时传为佳话。建中时,官屯田司门司勋员郎,转屯田员外郎。贞元中进考功郎中,贞元十二年,以给事查看更多赵宗儒的诗文
  • 钱俶 钱俶 钱俶一般指钱弘俶。吴越忠懿王钱俶(929年-988年)公元948-978年在位。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鏐孙,钱元瓘第九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胡进思立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988年逝世,葬于何地,有二种说法:第一种是洛阳,第二种是苍南。查看更多钱俶的诗文
  • 张谔 张谔 张谔,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景龙二年(708)登进士第,开元中官至太祝。岐王李范好学工书,雅爱文士,博与间朝隐、刘庭埼、郑繇等皆游其门,篇题唱和。时玄宗禁诸王与外人交接,谔坐与范饮酒赋诗,贬山茌丞,后复为陈王掾。《全唐诗》存诗十二首。查看更多张谔的诗文
  • 张为 张为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闽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尝于大中十二年,(公元八五八年)游长沙,获一女奴,惑之几死。工诗,与周朴齐名。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又著诗人主客图,并传于世。查看更多张为的诗文
  •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查看更多李端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