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谭峭 谭峭 谭峭(860或873——968或976),男,字景升,唐末五代著名道家学者,从小爱好黄老诸子后长大成为道士。泉州府清源县(今属莆田市华亭)人。幼而聪慧,博闻强记。及长辞家出游,足迹遍及天下名山,后随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后入南岳衡山修炼,炼丹成,又隐居青城山。“其说多本黄老道德之旨,文笔简劲奥质”。谭峭的《化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典美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著作《化书》内涵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可谓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学家。查看更多谭峭的诗文
  •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查看更多高适的诗文
  • 张萧远 张萧远 张萧远,唐诗人。祖籍吴郡(今苏州)人。后迁居和洲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张籍弟,籍有《送萧远弟》、《弟萧远雪夜同宿》等诗,并称之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宪宗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仕历不详。工诗,与舒元舆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诗》录存其《履春冰》、《观灯》和《送宫人入道》诗三首。明朱承爵以为,《送宫人入道》诗在唐人同题诸作中“尤觉婉切可诵”(《存余堂诗话》)。另有散句、残句若干。查看更多张萧远的诗文
  • 沈叔安 沈叔安 沈叔安,善诗文,大唐开国功臣,官至潭州都督、刑部尚书、吴兴郡公。字、里、生卒年均不详。死后,陪葬唐高祖献陵,并画其图像于凌烟阁,附于二十四功臣后。谥号定。李渊太原起兵进攻长安的初期,沈叔安任府佐,负责调度老弱病兵,监运军需粮草。武德七年(624年),沈叔安携天尊像及道士出使高丽,册封荣留王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同去的道士为国王和高丽道士、信徒数千人布讲《老子》。历司门郎中等职,后官累至潭州都督、刑部尚书、吴兴郡公。查看更多沈叔安的诗文
  • 万俟造 万俟造 万俟造,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德宗贞元十三年(797)登进士第。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〇、《登科记考》卷一四。《全唐诗》存诗1首。查看更多万俟造的诗文
  • 王智兴 王智兴 王智兴(758年-836年),字匡谏,怀州温县(今属河南)人,左武卫将军王靖曾孙,右金吾卫将军王瑰之孙,太子詹事王缙之子,唐朝官员、将领。太和年间(827年─835年),率军讨伐李同捷有功,封雁门郡王,进位侍中。历任河中尹、宣武军节度使等职。开成元年(836年),王智兴病逝,时年七十九岁,追赠太尉,葬于洛阳榆林之北。查看更多王智兴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