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江楼夕望招客
  •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参考资料: 1、李希南,郭炳兴(编著).白居易诗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09-291
  • 译文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
    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
    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
    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注释
    江楼: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潮楼”或“望海楼”,也叫“东楼”。
    四畔:四边。
    星河:银河,也叫天河。
    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平沙:平地。
    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就:近,到。
    消暑:消除暑气。
    较:又作“校”。

    参考资料: 1、李希南,郭炳兴(编著).白居易诗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09-291
  •   诗人写出了黄昏时站在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华景色。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一首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写出海上夜色。次句推展画面,山川形势,气象壮阔。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一次联泼墨挥洒,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都是“夕望”之景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腹联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两个形象比喻。前者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同雨声联系,说明酷似雨声;后者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同霜色比并说明形如秋霜。以强烈的主观想象把互相矛盾的自然现象通过艺术的对接,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凉气息。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尾联以问答的形式,以江楼茅舍消暑“校清凉”亲切、诙谐,因口吻而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登上江楼,向东望去,总览余杭山川形势,只见海天一色莽莽苍苍,山川分外开阔空旷。而当夜幕降临,城四周燃起了万家灯火,钱塘江中江船密集,待渔火纷纷点燃之时,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河映在了水的中央。森森古木高旷而幽寒,就是在晴天也像下雨一样阴凉潮湿,月亮照在平沙之上,就是在夏天也像是落下了层白霜那样清寒。

      于是,诗人描写了俯瞰万家灯火星河灿烂的繁华夜景和月白风清的感受。用“晴天雨”来形容夜风,把风吹树叶的飒飒声和雨声联系起来;用“夏夜霜”来形容月光,又把月照白沙的颜色,和霜色结合起来,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于此可见一斑,壮美的山河,凉爽宜人的气候,加上主人的殷勤,客人便欣然而至了。

      诗人把江城夏夜的景色描写得分外美丽。不仅有海天一色山川阔大的自然之美,又有万家灯火、水中渔火的人间安宁,繁华的气象。而·古木”、“平沙”二句的描绘,便把一片清朗幽寒写得淋漓尽致,让人顿觉暑意全消,精神为之一爽——这的确是一个消暑的好地方。

      诗中所写都是寻常景物:海、天、山川、灯火、星河、风雨树木,月下的霜……但其妙处就在于在短短一首七律中用这么多事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

    参考资料: 1、张黔、吕静平.白居易诗赏读.北京:线装书局,2007:150-151 2、白居易.白居易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160-161 3、张少康主编;邓芳选编.古诗名家诵读本 白居易.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44 4、王一娟,傅绍良选注.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诗精选200首.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79 5、姜洪伟注评.白居易诗词选.合肥:黄山书社,2008:119-120
  •   《江楼夕望招客》写于于公元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夏天。当时,诗人在任杭州刺史,在一次招朋友夜晚饮酒时,诗人从楼上看到了杭州城外的景色,便产生了灵感,写下了这篇即兴之作。

    参考资料: 1、张黔、吕静平.白居易诗赏读.北京:线装书局,2007:150-151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李恒 李恒 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李宥,唐宪宗第三子,母懿安皇后郭氏。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初封建安郡王,后进封遂王。812年,被立为皇太子。820年继位,在位五年(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年仅二十九岁。贞元十一年七月六日(795年7月26日)生于大明宫,初名李宥。长庆四年阴历正月二十二日,崩于寝殿,十一月,葬于光陵。死后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查看更多李恒的诗文
  • 元淳 元淳 元淳生卒年不详。晚唐僖宗时洛阳女道士。今存诗二首。查看更多元淳的诗文
  • 张南史 张南史 张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好弈棋。其后折节读书,遂入诗境,以试参军。避乱,居扬州。再召,未赴而卒。代表作有《同韩侍郎秋朝使院》、《寄中书李舍人》、《殷卿宅夜宴》、《春日道中寄孟侍御》、《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等,其中以前六首咏物诗最有特色。查看更多张南史的诗文
  • 刘洞 刘洞 刘洞,唐朝诗人,庐陵人。学诗于陈贶,隐居庐山。后主召见,献诗百篇。有集行世,存诗一首。"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查看更多刘洞的诗文
  • 戴衢 戴衢 戴衢,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应进士试,久而不第。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四引卢瑰《抒情诗》。《全唐诗》存诗1首。查看更多戴衢的诗文
  • 张文琮 张文琮 字不详,贝州武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前后在世。好自书写,笔不释手。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永徽初,献文皇帝颂,优制襃美。拜户部侍郎神龙中,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韦后临朝,诏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出为绛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传)行于世。查看更多张文琮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