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汉宫曲
  •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参考资料: 1、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3387页 2、林德保,李俊,倪文杰.详注全唐诗(下册):大连出版社,1997年03月第1版:第1818页 3、范凤驰著.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2:第360页
  • 译文
    晶莹如水的珠帘里月光皎洁,晃动着美女的身姿,赵家飞燕在昭阳宫侍奉君王。
    欢乐歌舞后箫声中止,三十六宫清冷下来,宫女们感到秋夜的漫长。

    注释
    水色帘:珠帘,因晶莹如水,故称。
    玉霜:白色的霜。一说指女子美好的容貌。流玉霜:谓月光皎洁如霜,流泻于地。
    赵家飞燕:即赵飞燕,为汉成帝妃子名,住在昭阳殿。
    昭阳:汉宫殿名,成帝时赵飞燕居之。唐人宫怨诗中常用汉宫以指代唐代宫殿。
    掌中舞:在人掌上跳舞。相传赵飞燕可作掌上舞蹈。
    箫声绝:洞箫发出的旋律停了下来。
    三十六宫:许多的宫殿。三十六,不是确数。
    秋夜长:秋天夜晚时间长,也指人在寂寞之时,感到时间长。

    参考资料: 1、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3387页 2、林德保,李俊,倪文杰.详注全唐诗(下册):大连出版社,1997年03月第1版:第1818页 3、范凤驰著.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2:第360页
  •   徐凝宪宗元和年及第,与白居易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已有交往,而于长庆三年(公元823)时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徐凝、张祜同往较文,白居易举徐凝屈张祜。徐凝获解元,长庆初曾至长安应试,因不善干谒,终失意而归。于是自嘲“天下无人重布衣” 、“ 白头游子白身归”,这首诗应作于同一时期。

    参考资料: 1、陈伯海编.唐诗汇评 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05:2208页 2、陈才智.《主客图》白派及门弟子徐凝述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   该诗以“飞燕”作意象,成功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首句写景题咏意象明丽、境界高远,极言帘之洁白非凡,见飞燕得宠之盛。末句言一人专宠,三十六宫尽皆失欢。“秋夜长”双关,既与首句“流玉霜”相应,又言从此无春意也。

      这首诗通过赵飞燕的前后生活对比,概括了宫女的一生,年轻时凭借姿色容貌得以受宠,但最后红颜凋落便过着凄冷的生活,老死宫中,任凭秋夜漫长独自煎熬。通过这种景色与时光的描写烘托宫女的凄凉冷落的生活,在孤独绝望中度过漫长的岁月。以汉代唐,这是唐朝诗歌常用的借代手法,作者不露锋芒,在平淡的话语间以诗借古讽今,有着婉而多讽的艺术魅力。徐诗语言通俗晓畅,但却并不代表其诗作缺少艺术加工,流于平淡,事实上他的诗歌能够在平易的语言中见得波澜,诗篇里可以见到工于余韵的高超技巧。虽用语浅近,却造意新颖,饱含诗味。

      诗歌以曾以歌舞技艺赢得皇上宠爱的赵飞燕最后也因年老色衰而被打入冷宫, 度过其凄凉、寂寞难耐的漫长余生。更不用说那些众多而普通的宫女,不仅难以得到皇上的青睐征幸而且连平时见一面都难得,等待其的只能是最后老死宫中的凄惨遭遇。“三十六宫秋夜长”一句隐隐地道出了宫女们的怨恨之情以及诗人对其的同情之心,显得颇为含蓄蕴藉。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景物描绘既富有情致,又流畅明丽,成千古传颂的写景名句,至今为人所称道。此诗写的是宫中怨情,但却无一字议论和抒情,作者只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人承宠,各院凄凉”的景象,便把宫女们深长的幽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颇为婉转含蓄。以夺人之爱的飞燕比衬,才更见婕妤之哀。其他供电与得宠者所居之昭阳殿形成比照,隐喻失宠与得宠,加深了诗歌的形象化。

      该诗立意新警,显然是以汉代唐,采用曲笔手法。

    参考资料: 1、王育红.唐代宫怨诗歌及其情感表达[J].重庆社会科学,2010,03 2、苏伟伦编著.新编唐人绝句(图文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41页 3、周本淳.唐人绝句类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137页 4、王文坤.徐凝及其诗歌研究[D].辽宁大学,2014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李百药 李百药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查看更多李百药的诗文
  • 曹唐 曹唐 曹唐,唐代诗人。字尧宾。桂州(今广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详。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咸通(860~874)中,为使府从事。曹唐以游仙诗著称,其七律《刘晨阮肇游天台》、《织女怀牵牛》、《萧史携弄玉上升》等17首,世称"大游仙诗"。《唐才子传》称他"作《大游仙诗》50篇",则当有遗佚。其七绝《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尤为著名。查看更多曹唐的诗文
  • 李景伯 李景伯 李景伯,李怀远子,邢州柏仁人也。景龙中为给事中,又迁谏议大夫。中宗尝宴侍臣及朝集使,酒酣,令各为《回波辞》。众皆为诌佞之辞,及自要荣位。次至景伯,曰:“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中宗不悦,中书令萧至忠称之曰:“此真谏官也。”景云中,累迁右散骑常侍,寻以老疾致仕。开元中卒。子李彭年。查看更多李景伯的诗文
  • 狄归昌 狄归昌 狄归昌狄归昌,唐朝人,官侍郎,光化中,历尚书左丞。《题马嵬驿》是其诗作.查看更多狄归昌的诗文
  • 文益 文益 法眼文益(885年~958年),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浙江余杭人。号无相。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文益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文益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文益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查看更多文益的诗文
  • 李虞 李虞 李虞[唐]绅族子。自拾遗为河南曹。文学知名,能精学书,著名当时。作品收录《旧唐书·李绅传》、《书史会要》。查看更多李虞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