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春夕酒醒
  •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4 2、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04-405
  • 译文
    乐曲刚停就醉倒了我这蛮奴,醽醁的余香飘散在翠色酒炉。
    半夜醒来照明的红蜡快燃尽,蜡脂融泪变成一枝美丽珊瑚。

    注释
    春夕:春天的夜晚。
    四弦(xián):指琵琶,因有四根弦,故称。这里代指音乐。罢:停止。蛮奴:诗人自称。宋以前男女皆可称“奴”。皮日休是复州竟陵人,竟陵春秋时楚地,中原地区称楚为“荆蛮”,故诗人自称“蛮奴”。
    醽醁(línglù):又作“醽渌”,古代的一种美酒,也称“醽酒”。醽,地名,在今湖南省;醁,美酒。馀(yú):残留。翠炉:翡翠色的水炉。
    蜡:蜡烛。
    寒泪:春寒中熔化的蜡脂。珊瑚: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颜色鲜艳美丽。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4 2、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04-405
  •   此诗从“四弦才罢”、蛮奴醉倒落笔,不正面描写宴会场面,但宴会气氛的热烈,歌伎奏乐的和谐悦耳,朋友们举杯痛饮的欢乐,诗人一醉方休的豪兴,无不透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流露出来,给人以想象酒宴盛况的余地。这种侧面透露的写法,比正面直述既经济而又含蓄有力。“蛮奴”上着一“醉”字,煞是妙极:既刻画了诗人畅饮至醉的情怀,又表明酒质实在醇美,具有一股诱人至醉的力量;这“醉”字还为下文的“醒”渲染了醉眼蒙眬的环境、气氛。当诗人一觉醒来,“翠炉”的酒气仍然扑鼻,“馀香”诱人。这个细节,不仅写出了酃醁质量高、香味历时不散的特点,而且点出了诗人嗜酒的癖性。在古代,不得志的正直之士,往往和酒结下不解之缘。这里,诗人虽只暗示自己嗜酒,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愁。手法可谓极尽含蓄、曲折之能事。

      诗的后两句,写酒醒所见景象:“短”字,绘出红蜡残尽的凄清况味;“一枝”,点明红蜡处境孤独;“寒泪”的形象则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残烛,似乎正在流着伤心的泪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形神毕肖,而且熔铸了自己半生凄凉的身世之感,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这时作者已进入中年,壮志未酬,人生道路正像这一枝短残了的红蜡。

      明胡震亨谓:皮日休“未第前诗,尚朴涩无采。第后游松陵,如《太湖》诸篇,才笔开横,富有奇艳句矣”(《唐音癸签》卷八)。这首中举后写的《春夕酒醒》与诗人得第前写的另一首诗《闲夜酒醒》相比,风格上有很大不同。两首诗同是写酒后醒来孤独之感,但与“朴涩无采”,语言清新的《闲夜酒醒》相比,《春夕酒醒》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四弦”的乐声,酃醁的“馀香”,“翠炉”“红蜡”的色彩,“珊瑚”的美丽多姿,辞藻华丽,斐然多彩,正表现出“才笔开横”、文辞“奇艳”的艺术特色。

      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参考资料: 1、邓光礼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97-1098
  •   这首诗当作于皮日休中举之后。当时唐朝已进入末期,社会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皮日休以诗的形式来重提这一教训。

    参考资料: 1、邓光礼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97-1098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温庭皓 温庭皓 温庭皓,唐诗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国子助教温庭筠弟。大中末,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从事。咸通中,辟徐州崔彦曾幕府。庞勋反,使庭皓草表求节度,庭皓拒之,遂遇害。诏赠兵部郎中。与段成式、韦蟾友善。《全唐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0、《新唐书》卷九一、《资治通鉴》卷二五一、《唐诗纪事》卷五八。查看更多温庭皓的诗文
  • 柳棠 柳棠 生卒年不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与裴休友善。文宗开成二年(837),休荐登进士第。后归梓州,颇游狎邪。性狂纵倨傲,以诗讥东川节度使杨汝士。汝士大怒,以书责其座主高锴,棠惧,遂往剑州。后参越巂军事,夭卒。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摭言》卷一三、《唐诗纪事》卷五八。棠才思敏速,善诗。《全唐诗》存诗2首。查看更多柳棠的诗文
  • 崔兴宗 崔兴宗 崔兴宗,生卒年不详,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诗人。为王孟诗派作者之一。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卢象、裴迪等游览赋诗,琴酒自娱。曾任右补阙,官终饶州长史。《全唐诗》录存他的《酬王维卢象见过林亭》、《留别王维》、《青雀歌》等诗5首。《留别王维》中写道:“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事迹略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十六、《唐才子传》卷二。王维和崔兴宗不但好友,崔兴宗还是王维的内弟,王维曾写过两首关于崔兴宗的诗,即《送崔兴宗》和《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查看更多崔兴宗的诗文
  • 裴略 裴略 唐太宗时期初为宫廷侍卫,参加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名落孙山,后直接向当朝宰相温彦博申诉,温彦博通过一番考核,认可了裴略的才华,并委以重任,因而有“裴略自赞”的典故流传后世。《启颜录》和《舌华录》中均对此事有所记载。查看更多裴略的诗文
  • 李缟 李缟 李缟(gǎo):字、生平事迹、生卒年等皆不详,唐代诗人。著有《和三乡诗》、《送令狐秀才赴举》等。查看更多李缟的诗文
  • 张易之 张易之 张易之(?—705年),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行五人称五郎,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词。初以门荫迁为尚乘奉御。武则天临朝,太平公主荐易之弟昌宗入侍禁中,昌宗复荐易之。深得武则天的恩宠。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趁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革命,迎唐中宗复辟,诛杀张氏兄弟。《太平广记》记载,二人在迎仙院被杀后,其尸体又于天津桥南被公开枭首。另外两个身居高官的兄弟张昌期、张同休也同时被处死。查看更多张易之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