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田家
  •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参考资料: 1、任三杰.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1 2、任三杰 .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2
  • 译文
    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注释
    斸(zhú):一作“锄”,大锄,名词用作动词,挖掘。
    禾:禾苗,特指稻苗。秀:谷物吐穗扬花。
    官家: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又指对皇帝的称呼。

    参考资料: 1、任三杰.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1 2、任三杰 .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2
  •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仅仅是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一句在揭露讽刺的时候,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不单指庄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况,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禾未秀”,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所以“官家已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

    参考资料: 1、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86-687
  •   在唐末的乱世,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而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在这样的严酷背景上产生了聂夷中的《田家》一诗,其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

    参考资料: 1、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135
唐代的其他诗人
  • 王瓒 王瓒 王瓒,男,[唐]太宗时人,丹阳尉。工书,焦山有其一诗刻,字画全类瘗鹤铭。董逌云:“王瓒书,自贞观(六二七至六四九)至今亦无譌缺。查看更多王瓒的诗文
  • 窦梁宾 窦梁宾 窦梁宾,夷门人,卢东表侍儿也。查看更多窦梁宾的诗文
  • 元孚 元孚 元孚,字秀和,元昌弟。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查看更多元孚的诗文
  • 窦常 窦常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查看更多窦常的诗文
  • 独孤授 独孤授 独孤授,唐大历十四年登第。诗一首。查看更多独孤授的诗文
  • 魏扶 魏扶 魏扶(?-850年7月14日),字相之,唐朝官员,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同州澄城(今陕西澄城北)人,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出身巨鹿魏氏,唐宣宗年间任宰相。查看更多魏扶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