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中国
China
世界
World
人物
Figures
事件
Events
文化
Culture
成语
idiom
专题
Subject
古诗文
Poetry
书籍
Book
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贺友人及第
诗文
名句
作者
贺友人及第
【
唐代
】
李山甫
得水蛟龙失水鱼,此心相对两何如。敢辞今日须行卷,
犹喜他年待荐书。松桂也应情未改,萍蓬争奈迹还疏。
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参考资料:
李山甫的其他诗文
《 关雎 》
—— 佚名
《 葛覃 》
—— 佚名
《 樛木 》
—— 佚名
《 卷耳 》
—— 佚名
《 螽斯 》
—— 佚名
《 国风·周南·桃夭 》
—— 佚名
《 兔罝 》
—— 佚名
《 芣苢 》
—— 佚名
唐代的其他诗人
王季友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查看更多王季友的诗文
丁棱
丁棱,字子威,生卒年月不详。会昌三年进士。是岁,王起再知贡举,卢肇、丁棱、姚鹄以李德裕荐依次放榜。
查看更多丁棱的诗文
弓嗣初
弓嗣初,进士,生卒年不详,作家,官员。唐高宗咸亨四年(673)或咸亨五年(674)状元。《唐诗纪事》称其"咸亨二年(671)第一人及第"。但咸亨二年不开考,《登科记考》疑为四年或五年。本文取其说。咸亨四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杜易简,取进士七十九人;咸亨五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王方庆,取进士五十七人。重试及第十一人。弓嗣初及第后,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今存其诗二首。
查看更多弓嗣初的诗文
郭密之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高适北游蓟门,曾拜访王昌龄、郭密之,留诗去。天宝八年(749)任诸暨令,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2000余顷,便利百姓。事迹见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二。郭诗刻在浙江青田县石门洞磨崖上,其诗“古淡近选体”(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五)。《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查看更多郭密之的诗文
林杰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查看更多林杰的诗文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查看更多元结的诗文
唐代的其他诗文
《秋光净无迹,莲消锦云红。只有溪上山,还识扬舲翁。》
—— 顾况
《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
—— 白居易
《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秋野田畴盛,朝光市井喧。》
—— 王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 杜荀鹤
《绿珠咏》
—— 李昌符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 杜牧
古诗文搜索
朝代
五代
两汉
先秦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魏晋
元代
南北朝
隋代
金朝
作者
方干
齐己
徐玑
李方膺
施绍莘
张衡
陈凤仪
吴西逸
沈周
赵嘏
赵令畤
陈子昂
周纯
蜀妓
张旭
萧道成
俞彦
元稹
徐昌图
赵长卿
文征明
储光羲
宣宗宫人
陶弘景
程颢
陈文述
韩琦
于武陵
张曙
姜夔
崔道融
谢朓
章谦亨
刘铉
李流芳
贝琼
乔吉
殷尧藩
沈德潜
万俟咏
张养浩
蒋春霖
魏禧
杨炯
王翰
王暕
刘光祖
顾况
胡令能
班昭
刘过
张炎
吴锡麒
郭茂倩
张祜
张嵲
黄裳
吴淑姬
贾至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