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参考资料: 1、周笃文.《婉约词典评》: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2:第26页 2、本书编委会.《唐宋词观止 上》:学林出版社,2015.11:第127页
  • 译文
    高墙环绕重重深院,耳畔不时传来燕啼莺嗽。绣被抵御拂晓的残寒,画阁辉映朝霞的璀灿。朱红的栏杆拥抱水天的空阔,飞舞的柳絮呵,何处才是你的边沿?路上的青草,平整如剪;池中的春水,宽阔渺远。春日迟迟,风也似在偷懒—花枝,把身影投向悠闲的水面。
    尘雾的余香轻拂着马的鞍,谢媚卿呵,与你幸会在城南路边。面容比敷过胭脂还更觉秀艳,微笑似妩媚的歌声在耳边震颤。色彩入时,着一身薄薄的春衫,面容如玉,鬓发似透明的双蝉。相见恨晚,相爱恨晚,春天呵,离我们越去越远?听,琵琶的旋律似流水潺潺,流不尽的是相思的幽怨。

    注释
    谢池春慢:词牌名,慢词,与六十六字令词《谢池春》不同。双调九十字,仄韵格。
    玉仙观:在汴京城南,是当时游人游春的名胜场所。
    谢媚卿:北宋名伎。
    缭墙重院:高墙缭绕的深宅大院。
    朱槛:红淳窗提。画阁朱槛均指精美的建筑。
    径莎平:路上长满了莎草。
    尘香拂马:指往玉仙观途中,尘土和着花香扑面而来。

    参考资料: 1、周笃文.《婉约词典评》: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2:第26页 2、本书编委会.《唐宋词观止 上》:学林出版社,2015.11:第127页
  •   起首一句,点出主人公的居处所。“时闻有”,承上句,乃由于高墙缭绕、院宇深邃的缘故,而接下句则为人春眼之中的缘故。这时而一闻的莺啼把人唤醒了。“绣被掩余寒”,可见被未折叠,而“画阁明新晓”,天已大亮了。“朱槛连空阔”句承“画阁”而写居处环境,与“缭墙重院”相应,虽富丽然而寂寥,其境过清。“飞絮知多少”暗点时令为暮春。这样,春晓、恬睡、闻鸟,与“飞絮知多少”之景相连,就构成一个现成思路,间接表现出浓厚的惜春情绪。“径莎平”句以下续写暮春景象,路上长满野草,池面渐广,风平浪静时,时有花影倒映。“日长风静”与“闲”字表现出落寞萧索的气氛。这几句暗示出词中人小园芳径之上徘徊不定,百无聊赖的独特情绪。

      过片承上启下。“尘香拂马”,要去城南的玉仙现,一路上愁红惨绿,偏又不期然而然地,“逢谢女,城南道”。两人早已互相慕名的,而百闻不如一见,于是“一见慕悦”。她明艳绝伦,秀丽出于天然,“秀艳过施粉”,虽只微微一笑,便有无限妩媚而其衣色鲜艳夺目,日暖衣薄,更显示出其身段之窈窕,就连她随身佩带之玉饰,雕琢成双蝉样,也格外玲珑可爱。这里以工笔重彩,画出一个天生丽人,从中流露出一见倾心的愉悦。然而紧接六字“欢难偶,春过了”,是说有无穷后时之悔。从“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二句看,二人可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用笔变化,有相得益彰之妙。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来写二人相遇如何的交谈或品乐,却通过相顾无言的描写将彼此的倾倒爱悦和相见恨晚的惆怅情绪表露得淋漓尽致。“春过了”三字兼挽上片,惜春之情与相见恨晚之悔打成一片,情景莫辩。

      这首词结构紧凑,上下呼应。写两人一见钟情,有主有宾,有实有虚,有浓有淡,用笔灵活,疏密相间,轻重得当。他们之间以目传情,未曾讲一句话。

    参考资料: 1、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 上》: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97页
  •   张先前往玉仙观随喜,半路上遇上一个漂亮的姑娘。他让仆人前去打听,原来是オ女谢媚卿。谢媚卿也从侍女那里得知,这位风流倜傥的官人叫张先。两人都久闻对方大名,互相以眼色示意。分手以后,张先失魂落魄,回去便写下了这首《谢池春慢》,记叙邂适谢媚卿之事,写出自己的愁绪。

    参考资料: 1、徐尚衡编著.《中国诗词故事》: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2:第261页
宋代的其他诗人
  • 方君遇 方君遇 方君遇,宋朝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与吴潜同时。与韦居安同时(《梅磵诗话》卷上)。查看更多方君遇的诗文
  • 李莱老 李莱老 李莱老(约公元1260年前后在世),字周隐(词综作字逛翁。此从绝妙好词),号秋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初前后在世。他大约是李彭老的兄弟。亦工词,与周密时相唱酬。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知严州。词与李彭老合为《龟溪二隐集》。查看更多李莱老的诗文
  • 晏敦复 晏敦复 晏敦复(1120-1191,一作1071-1141、一作1075-1145)字景初。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南宋诗人、正直大臣。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敦复才思敏捷,诗文多已散佚,仅《宋诗纪事》存诗1首,《历代名臣奏议》存奏议2篇。《宋史》卷三八一有传。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查看更多晏敦复的诗文
  • 胡舜陟 胡舜陟 胡舜陟(1083~1143)字汝明,晚年自号三山老人,徽州绩溪(今安徽绩溪)人,胡仔之父。大观三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御史、集英殿修撰、庐州知府、广西经略使,为秦桧恶,受诬下狱死。查看更多胡舜陟的诗文
  • 丁谓 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查看更多丁谓的诗文
  • 徐俨夫 徐俨夫 徐俨夫(1200-1260),浙江温州平阳县沙岗派人,宗祠鸣山徐氏宗祠,(墓址浙江温州苍南县观美镇桃湖村)。字公望,号桃诸。宋理宗淳祐元年(l241)辛丑科状元。徐俨夫中状元后,曾于淳祐九年(1249)以添差通判绍兴军府除校书郎。十年,授秘书郎。十一年,以秘书郎进官著作佐郎,兼靖惠王府教授。不久,兼刑部郎官,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十二年,任秘书丞,兼职依旧。葬所今观美镇岭脚村山下。徐俨夫为官刚正,不畏权贵。曾因直言忤怒丁大全被罢免,遂杜门不出,潜心学问。景定中(1260—1265),理宗下诏起用,拜为礼部查看更多徐俨夫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