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参考资料: 1、朱德才.宋词十八家 苏轼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93-194 2、石声淮.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70-271 3、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900-903
  • 译文
    歌女们刚刚学会化妆,正是在妙龄芳华的年纪。歌女们的嫣然一笑,让阳城、下蔡二县的官员们着迷。请求田君莫唱人生短暂事难圆之歌。
    在很薄的纱帐中,吹笙的歌女散发出轻飘的香气。月夜下,在庭院中击节跳舞的歌女们舞姿迷人。一曲唱罢,那红色的水袖垂罩着一双七寸金莲。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田待制:据《苏轼文集》卷三八记载,田待制当是楚州知守田待问,又名田仲宣,海州沭阳(今属江苏省)人。小鬟(huán):小女孩的发髻,这里代指歌女。
    画鸦:指妇女在额上涂鸦黄。
    阳城下蔡困嫣然:意谓阳城、下蔡的人都被美人的嫣然笑容所迷惑。阳城、下蔡,战国时楚国的两个县名。困,迷惑。嫣然,娇媚的笑态。
    凭:请求。短因缘:意谓人生苦短。
    雾帐:很薄的纱帐子如雾朦胧,故名雾帐。嫋嫋(niǎo):轻飘缭绕的样子。
    霜庭:日月光照下的庭院。按舞:击节跳舞。月娟娟:月光照耀着歌女柔美的姿态。
    双缠:古时陋习,女子用布帛缠住双脚,以为脚缠得越小越美,美其名曰“七寸金莲”。

    参考资料: 1、朱德才.宋词十八家 苏轼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93-194 2、石声淮.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70-271 3、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900-903
  •   这首《浣溪沙》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是时,田待问正为楚州太守。东坡去泗州途中停留楚州,田以贵客待之。席上,对饮言欢,歌舞助兴,东坡作此词以赠小鬟歌女。

    参考资料: 1、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900-903
  •   上片,咏田待制的歌女们的美貌如天仙。“学画鸦儿正妙年妙,勾画歌女们刚刚学会化妆后的娇媚貌态,点明歌妓正当妙龄芳年。让人一眼相见,就会有“湖山明秀,豆蔻梢头春欲透。学画鸦儿,多少闲愁总未知妙的“天人合一妙的和鬟感。“阳城下蔡困嫣然妙,点明州人不得不为歌女的容貌所倾倒。再见歌妓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妙“凭君莫唱短姻缘妙,引用古典,劝慰田待制,实际上也是苏轼自慰,但愿田待制不要再唱那人生短暂事难圆的悲歌。君不见这小鬟歌女才貌双全,“阳城下蔡困嫣然妙,是田待制的情操最大陶冶。

      下片,咏田待制的歌女们迷人的舞姿。“雾帐吹笙香态态妙,运用通感,将视觉、听觉、嗅觉通融一体,写“雾帐妙里吹笙的小歌女的迷人场面。似帐非帐,似雾非雾,似态非态,呈现着一种朦胧美态,颇有“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妙(李贺《秦宫》)诗的韵味。“霜庭按舞月娟娟妙,描绘月夜庭院击节跳舞的歌女迷人的舞姿。“霜庭妙写月白的演出环境,“月娟娟妙写歌女如月色柔美的姿态,“按舞妙写歌女翩然起舞的节奏感。这一切生动塑造了如月宫嫦娥般的歌女形象,表现了圣洁高雅的人格美和艺术美。“曲终红袖落双缠妙,运用特写的笔法,将田待问的宴饮言欢场面,将陪伴的歌女们轻歌曼舞推向高潮,戛然待止。一个个亭亭玉立、“红袖落双缠妙的小鬟歌女站立眼前,别有“夜深忽梦少年事妙,“此时无声胜有声妙(白居易《琵琶行》)的滋味在心头。

      全词,语言轻快,意境高超。苏轼触景生情,借宴席上田待制的歌女们的形象,赞颂田待制的治绩、风流和闲居生活。抒发了苏轼对人生的感叹,要以高雅的艺术生活来排遣政治愁闷。

    参考资料: 1、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900-903
宋代的其他诗人
  • 梁大年 梁大年 梁大年是宋代的作家。查看更多梁大年的诗文
  •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查看更多苏轼的诗文
  • 陈慥 陈慥 陈慥(生卒年不详),字季常,北宋眉州(今四川青神)人,一说永嘉(浙江今县)人,陈希亮第四子。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之歧亭,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与苏东坡是好友,常与苏轼论兵及古今成败,喜好宾客,蓄纳声妓。查看更多陈慥的诗文
  • 李持正 李持正 李持正,字季秉,莆田(今属福建)人。少与叔伯辈的李宗师驰名太学,号大小李。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事迹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五。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持正又作《人月圆》令,尤脍炙人口。近时以为王都尉作,非也。”存词二首。查看更多李持正的诗文
  •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查看更多郑思肖的诗文
  •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查看更多吴文英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