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满江红·燕子楼中
  •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参考资料: 1、张璋选编 黄畲笺注,历代词萃,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04月第1版,第256页 2、张璋,中华词综,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第245页 3、王洪主编,唐宋词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260页
  • 译文
    燕子楼中,又煎熬过去了几度春秋岁月。怀念青春美好时光,正像美人乘鸾上仙阙,都已梦幻般飘逝。容颜悄悄地枯萎,衣带渐渐地宽缓,成串的珠泪滚落,湿透了花钿鬓侧。最无缘无故的是,芭蕉叶影倒映上窗纱,青灯又恰恰熄灭。
    曲池合拢,高台倾毁,人问万事,哪能一一诉说。面对着南阳阡墓,襟袖上洒满了泪血。人情世态,就像变化无常的风雨;我矢志不移,本来就是一轮不变的明月。可笑乐昌公主,曾有过那么一段美好风流的时光。最终不免铜镜残缺。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九十三字,上片八句,下片十句。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
    王夫人:王清惠。后山,陈师道字,他的集中有《妾薄命》篇。
    燕子楼: 在江苏铜山县城西北隅。张建封筑。
    鸾仙阙:仙阙,仙境。
    衣带缓:指消瘦。
    花钿(diàn):古代妇女头上妆饰。
    南阳阡上: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阡,墓道,指王清惠所葬地。
    菱花缺:指南朝徐德言、乐昌公主破镜重圆事。

    参考资料: 1、张璋选编 黄畲笺注,历代词萃,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04月第1版,第256页 2、张璋,中华词综,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第245页 3、王洪主编,唐宋词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260页
  •   这首词整篇用唐代张惜的宠姬关盼盼自比,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词人的爱国赤心。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被拘已历经数年,一个“捱”字道出了内心无时不在的煎熬之苦,有情者品此字,似可见高楼小窗前一位孤愁女子引颈翘望而又眉心锁紧、黯然失神的形象情景;用“秋色”代岁月,也可显示词人心底之情,年年春夏秋冬四时景色,但对于拘囚于敌的人来说,眼前心头却尽是萧瑟之秋,形象传达出词人当时的心境。“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这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看眼前凄凉,不自觉处又忆起那些乘鸾鸟上仙阙的时日。然而这一切都是梦的影子,不可唤回了,于是,只落得“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面对已发生巨变的生活,自己愁也多忧也极,一天天地肌肤消瘦红颜隐褪,倒是衣带越来越宽松了;每天以泪洗面,屈辱忧愤的泪水打湿了绣枕。“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最难忍受的还是入夜芭蕉树影在薄薄的窗纱上摇曳.青灯闪烁,独歇垂泪的时节。这一段词人用比喻,极力渲染铺写自己当时处境的艰难,为下片明志设下铺垫。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高台曲池变幻覆灭只在朝夕,人世间的这些事又怎能一一说起这是词人暗喻国家已亡的现实。以下几句词人引用典故直述心志:“向南陌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我对祖国的忠贞不渝,恰如美人向旧主墓道上倾泻的千行血泪;世事沧桑,新朝已代旧主,奔走追逐新主者大有人在,但我却永如那正上中天的皓月清明无瑕,精忠不二。这里词人用,“分明月”比喻自己亮可鉴人的忠国之心,乃是该词的心脏所在。词的最后两旬用典,借对乐昌公主的讥笑,再次申明自己的态度,“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乐昌公主你心迹有变,一段风流旧事转瞬即逝,然那菱花破镜却是一碎再不能重圆了。词人表面笑乐昌,却实是嗤笑那些随波逐流、得意一时的新贵,具有强烈的蔑视和讽刺意味。

    参考资料: 1、孟庆文主编,新宋词三百首赏析,南海出版公司,1995年03月第1版,第555-556页
  •   祥兴二年(1279年),文天祥用王清惠的口气,用王词的原韵,代她写了一首《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文天祥在写了《满江红·代王夫人作》之后,余意未尽,大约在一两年之后,又按王清惠词的原韵,和作了一首《满江红·燕子楼中》。

    参考资料: 1、谢柏著,少年不识愁滋味:宋词,我的温柔体验,哈尔滨出版社,2009.01,第244-246页 2、苏者聪著,宋代女性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65页
宋代的其他诗人
  • 赵磻老 赵磻老 赵磻老,字渭师,东平人,作品有《拙庵词》一卷。查看更多赵磻老的诗文
  • 蒋氏女 蒋氏女 蒋氏女,生卒年不详,宜兴(今江苏县名)人,一作浙西人。父兴祖,为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令,靖康初,金兵围城,抵抗而死,妻儿亦死难。韦居安谓:“其女为贼掳去,题字于雄州驿中,叙其本末,乃作《减字木兰花》词云......蒋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颜色,能诗词,乡人皆能称之。”查看更多蒋氏女的诗文
  • 刘几 刘几 刘几(一○○八~一○八八),字伯寿,号玉华庵主(《风月堂诗话》),洛阳(今属河南)人。仁宗朝进士(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五)。通判邠州,知宁州。英宗时为秦凤总管。神宗时以秘书监致仕,隐居嵩山玉华峰下。哲宗元祐三年卒,年八十。查看更多刘几的诗文
  • 韩玉 韩玉 韩玉,字温甫,南宋词人,韩玉本金人,绍兴初挈家南渡。毛晋刻入六十家词,称其虽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相去如苎萝、无盐。著有《东浦词》,世人又称其“韩东浦”。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认为他与辛弃疾词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稼轩《贺新郎》······与韩玉《东浦词·贺新郎》以“玉”、“曲”叶“注”、“女”,《卜算子》以“夜”、“谢”叶“节”、“月”,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查看更多韩玉的诗文
  • 彭元逊 彭元逊 彭元逊,生卒年不详,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参加解试。与刘辰翁有唱和,宋亡不仕。存词20首。宋词三百首多有收录。查看更多彭元逊的诗文
  • 李秀兰 李秀兰 李秀兰生卒年不详。宋代女词人,《全宋词》收录一首《减字木兰花·自从君去》。查看更多李秀兰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