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塞鸿秋·春情
  •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参考资料: 1、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05,第249页
  • 译文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寂寞伤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红线,对镜照芳容,形影孤单好烦恼,百无聊赖摇团扇。
    看香炉里烟气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写入了相思传。

    注释
    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愁云: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
    伤情:伤感
    燕足留红线:曲出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宋末妓女姚玉京后夫敬瑜,敬瑜死后,玉京守志奉养公婆。常有双燕筑巢于梁间。一日,其中一只被鸷鹰捉去,另一只孤飞悲鸣,停在玉京臂上,似要与她告别。玉京以红线系燕尾,嘱咐明年再来作伴,明年燕子果然来到,此后相伴六、七年。到玉京病死那年,燕子也飞到坟地悲鸣而死。
    恼人:令人着恼。
    鸾影:比喻女子身影。
    兽炉:兽形的金属香炉。
    沉水烟:即沉水香,俗名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翠沼:翠绿的池塘。
    一行:当即。

    参考资料: 1、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05,第249页
  •   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恼人鸾影闲闭扇”出自《异苑》中的罽宾国王与鸾的故事,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比平铺直叙的哭诉更显深刻而有力。

      后两句寄纷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烟以相思,草草结束相思之曲,却很好地把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处。

      全曲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描写来透漏出相思之情至深,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

    参考资料: 1、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007-1008
  •   作者为了描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故写下了这首散曲,具体作年不详。

    参考资料: 1、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007-1008
元代的其他诗人
  • 贾固 贾固 贾固,元(约公元一三六八年前后在世)字伯坚,山东沂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太祖洪武初前后在世。工散曲。官至中书左参政事。查看更多贾固的诗文
  • 宫天挺 宫天挺 宫天挺(约1260——约1330),元代杂剧作家。字大用,大名开州(今河南濮阳县)人,他与钟嗣成父为莫逆交,嗣成小时,常随父拜访,见其吟咏、文章笔力人莫能敌。关于他的生平,钟嗣成著《录鬼簿》说:“学官,除钓台书院山水,为权民中,事获辨明,亦不见用,卒于常州。”查看更多宫天挺的诗文
  • 邾仲谊 邾仲谊 邾仲谊,名经,号观梦道士,又号西清居士。明·徐一夔《如丰稿》卷入《送邾仲谊就养序》曾记邾自称“居士世家吴陵”,吴陵又名海陵,属扬州路泰州。故亦有称其为维扬人者。查看更多邾仲谊的诗文
  • 邦哲 邦哲 邦哲,生平、里籍均不详。其姓名及曲作仅见于清人何梦华藏本《太平乐府》。查看更多邦哲的诗文
  • 邵亨贞 邵亨贞 邵亨贞(1309~1401)元代文学家。字□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查看更多邵亨贞的诗文
  • 任昱 任昱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查看更多任昱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