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悼亡三首
  •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参考资料: 1、吴孟复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8-89 2、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410、895 3、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 4. 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07:559-560 4、陶广雪 卢瑞彬.平淡中的深邃——论梅尧臣的悼亡诗.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 译文
    我们成为结发夫妻,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
    互相厮守还嫌不够,何况现在是永远失去!
    我鬓发已多见斑白,这肉身还能坚持多久?
    与你同穴为期不远,未死时还是涕泪涟涟。

    每次出门如同梦游,逢人只能勉强应付。
    归来时孤寂之感更厉害,又能向谁诉说?
    长夜难眠,耳听窗中飞孤萤天空雁叫声。
    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精神从此销磨。

    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哪里还敢质问苍天?
    见过无数人间女子,没有谁比我妻美丽贤惠。
    如此让愚者寿贤者夭,为什么贤者不能延年?
    不忍心我这连城宝,就这样沉埋在九泉之下!

    注释
    十七年:梅尧臣与其夫人谢氏于天圣六年(1028)结婚,至庆历四年(1044)妻子去世,一共十七年。
    长捐:这里指永远失去。捐,抛弃,舍弃,丢弃。
    鬓(bìn):本指耳边的头发,这里代指头发。
    宁:难道。
    同穴:同葬
    涟涟(lián):泪流不止的样子
    身如梦:指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的状态
    强意:指勉强与人寒暄周旋之意。
    谁河:谁人,哪个。
    孤萤:数量少的萤虫。
    宵:夜晚。
    精爽:指精神。
    销磨:同“消磨”,逐渐消退。
    譬(pì):假如。修短:寿命的长短。
    假:挪借。
    连城宝:价值连城的宝物,指爱妻谢氏。

    参考资料: 1、吴孟复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8-89 2、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410、895 3、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 4. 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07:559-560 4、陶广雪 卢瑞彬.平淡中的深邃——论梅尧臣的悼亡诗.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梅尧臣与妻子谢氏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舟中。这三首诗是梅尧臣悼念亡妻谢氏之作,写于同年。

    参考资料: 1、吴孟复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8-89 2、陶广雪 卢瑞彬.平淡中的深邃——论梅尧臣的悼亡诗.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   第一首是总写。“结发”两句以总叙起,着重在“十七年”。“十七年”而“相看犹不足”,便见爱之深、情之挚。“相看不足”之时,忽然中路“长捐”,诗人十分悲痛。语愈平淡,情愈真切。

      元稹《遣悲怀三首》诗中说“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梅尧臣也写谢氏身后的个人心情:由自己“鬓已多白”料想到“身宁久全”,逆计“同穴”之期当在不远,可强作宽解;然而在“未死”之前,则一息苟存,即有“泪涟涟”而不能自止。几番转折,愈转而愈深。

      第二首则突出一点,作具体刻画。情是抽象的,必须因事因景才能写出;至于写得“尽意”,则尤其难得。梅尧臣先从自己的“出门”与“归来”写起。司马迁写自己的悲痛心情,有“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注”,即是从“居”、“出”着笔的。梅尧臣的“每出身如梦”,比“不知所往”,表达更明晰。心在谢氏身上,故出门也像做梦一样;“出门”“逢人”,也只是勉强应付。“出门”时有人谈论,还可稍解悲戚;“归来”时则孤寂之感更甚。潘岳《悼亡》诗“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亦即此情此景之写照。人在“出门”时有所见闻,回来总想向亲人讲讲,可是人亡室空,无人可以倾诉了。这一点写出了最难写的情意。接下去写“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古人把丧妻之夫,比作鳏鱼,谓其夜不闭眼。这两句也就是描写长夜失眠的景况。由于长夜难眠,所以窗中飞入“孤萤”、天空一声雁叫,皆能察觉得到。这两句刻画得尤为真切。正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世间无最苦”,谓世上没有比此更痛苦的事了,他的精神全部被这难熬的时光销磨殆尽了。语近夸张,但非此写不出镂心刻骨之痛。

      第三首,以“问天”形式,写出爱情之专与悲哀之深。但他不直说问天,而先说“从来有修短”。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但为什么愚者寿而贤者夭,那就要“问苍天”了。设想之奇,正见用情之挚。特别是“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表面上夸张,却又最合情理,因为在他心目中正是如此。有人戏谓其“情人眼中出西施”;难在做了“十七年”夫妇,还能持此看祛,其用情之专一,在当时士大夫中是颇为少见的。诗中把妻子写得愈贤愈美,则妻子死后,诗人就愈加悼惜。陈石遗曾指此谓“从《诗经·卫风·硕人》中来”。梅尧臣虽不一定是有意摹拟《诗经》,而千古诗人的思路往往是前后相同的。“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正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诗句)了。

      哀婉诗要求率直,于平淡中见真情。梅尧臣这三首悼亡诗,以质朴见长,曲折而凄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语言平淡,情真意切,把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起来,副有很强的感染力。可谓是言情诗的杰作。

    参考资料: 1、李元强,卢晋.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0-51
宋代的其他诗人
  •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查看更多秦观的诗文
  • 谢绛 谢绛 谢绛(994-1039):字希深,浙江富阳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六部侍郎。以父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进士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汝阴知县(今属安徽)。查看更多谢绛的诗文
  • 王灼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查看更多王灼的诗文
  • 僧儿 僧儿 僧儿,生卒年不详,宋代广汉(今四川梓潼县)营官妓,秀外慧中,善填词。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十载:僧儿为广汉营官妓,有姓戴者两做汉守,甚宠之。后戴太守去成都玉局观作词官,临别,僧儿作《满庭芳》见意。今存词一首。查看更多僧儿的诗文
  • 葛天民 葛天民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查看更多葛天民的诗文
  • 彭子翔 彭子翔 彭子翔,男,号虚寮,宋代著名词人,源于《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丁集卷三。代表作品有《临江仙》、《木兰花慢》等。查看更多彭子翔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