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对酒春园作
  •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参考资料: 1、聂文郁.王勃诗解.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127-129 2、倪木兴 选注.初唐四杰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33
  • 译文
    丢了官,从官舍来到山阁;在山阁里我拿起酒对着一座来来喝。
    窄窄的水流,很像拉着一个长长的镜子;从高处落下来的花,送来了一阵一阵的香味。
    很多很多的黄莺鸟叫得像唱歌一样,有几个蝴蝶在这里很有次序地飞舞。
    这样美镜的自然景色正催人多喝几杯,正叫人不要空空地盯着自己的年岁而还想有什么别的计较!

    注释
    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同“抽簪”,比喻弃官。
    山阁:依山而筑的楼阁。
    河梁:河上的来梁。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
    长镜:长的镜子。形容狭长的水面。
    高花:高枝上的花。
    断香:阵阵香气。
    阅:观赏。一作“惜”。
    年光:春光。

    参考资料: 1、聂文郁.王勃诗解.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127-129 2、倪木兴 选注.初唐四杰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33
  •    此诗应是诗人被唐高宗下令斥出沛王府(669年)之后不久的作品。诗人废职弃官后,在园林中看到春天美景后述之以诗,描绘了莺歌燕舞、繁花似锦的春天风光,并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和回归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参考资料: 1、聂文郁.王勃诗解.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127-129 2、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王勃集.山西: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35-36
  •   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安排合理,描写细腻,充满情趣。

      首联叙述诗人迫不及待亟欲回归人自然和回归后的形象:“下山阁”、“携酒对河梁”。额联具体写诗人见到的美景,写河水、花香,这是静态描写。颈联写动态景物,写莺歌燕舞,有声有态。两联动静结合,抓住春天景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写出它们的勃勃生机,流露出诗人喜悦轻松的心情。如同谢朓诗句“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一样清新优美。尾联抒发诗人的陶醉之情,与首联呼应。

      诗人尤其擅长调用多种感觉从多方面描写春天的景物。额联从视觉、嗅觉两个角度写春水、花香,颇似宋代王安石诗中的意境“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挠各占春”(《北陂杏花》)。但“长镜”、“断香”充分展示出春水和花香的特点,比王安石的诗句写得更细腻传种,角度更新颖。颈联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春天的莺歌燕舞,恰似杜甫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生机盎然,其乐融融。

      此诗笔致疏朗,色彩明丽,诗人的兴致、感触通过景物表现出来,情趣盎然,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1、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王勃集.山西: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35-36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左偃 左偃 约公元九四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居金陵,不仕。偃能诗有钟山集一卷,《全唐诗》传于世。查看更多左偃的诗文
  •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查看更多王建的诗文
  • 苏味道 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查看更多苏味道的诗文
  • 叔孙玄观 叔孙玄观 玄宗开元间进士,据《文苑英华》卷二三考知。《全唐诗》存诗1首。查看更多叔孙玄观的诗文
  • 丘为 丘为 丘为,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馀,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诗十三首。查看更多丘为的诗文
  • 张贲 张贲 张贲[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润卿,南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登大中进士第。尝隐于茅山。后寓吴中,与皮日休、陆龟蒙游。唐末,为广文博士。贲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见全唐诗)查看更多张贲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