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秦汉历史

王莽: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古人吗?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3 22:56:01

前段时间一部《相爱穿梭千年》的热播,让穿越剧有火了一把,其中陈翔扮演的王氏一族年轻一代的领导者。与公明从幼时就是挚友。后来因公明帮助许皇后、维护汉室正统,在政治上两人相对立,不可避免地从知己变成了最大的政敌。或许因为这样的关系,网络上曾经有个调查问的是“历史上哪些人像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答案很多,其中有一个是“王莽”。那么历史上的王莽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王莽,篡了西汉位子建立“新朝”的权臣,因为,王莽所建的新朝,实施了一套我们今天这些现代人才听说过的大同社会样板。当然,他没称呼它为大同社会,他把这套理论称呼为崇古,也就是恢复他心目中古代的理想社会。

王莽: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古人吗?

这套理论都包括什么呢?

第一是土地国有,私人不许买卖。每家人拥有的土地数量是封顶的,超出了,就要没收,分给地主的邻居或亲属。没有土地的农夫由政府分给土地,拥有土地的下限也是规定的,达不到下限的,由政府给补足。

第二是冻结奴隶买卖,随着自然淘汰,慢慢消灭奴隶制,达到人人平等。

第三是人人都要劳动,无业游民将会受罚,否则在政府监督下服劳役。

第四是实行盐、酒、铁器专卖制度,矿产资源归国有,由政府开采。

新政趣解:王莽被很多人怀疑是“穿越者”

第五是建立政府贷款制度,人民遇到困窘的情况,可向国家政府借贷,慢慢偿还,不收利息。

第六是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物价上涨,造成贫富差距。

第七是对各种工商业征收所得税,作为政府控制经济的资金。

这些政策,今天的我们一听就很熟悉——这不就是大同社会么?这不是曾几何时的美好愿景。听起来很美,但这一套理想社会在当代都没能推行下去,更何况在生产力还很低下、从上到下都还很愚昧的汉代。政策实施过程中,官吏普遍贪污腐败,原有既得利益者反弹严重,再加上王莽外交政策失误引来外患,大规模战事反过来再激起内忧,没过多久就民变蜂起。

有理想的政治家往往是偏执的,王莽就是。他用高压政策来对待民变,结果只把反抗引向更烈。15年后,以刘玄为首的变民集团攻陷首都长安,王莽被杀,他的理想社会也就此消失了。

王莽被很多人怀疑是“穿越者”,那么王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王莽: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古人吗?

汉代以前,“谶言”只是零零碎碎地出现。如在西周王朝,周历王时期,出现过一个神秘的谶言:“桑弧萁服,实亡周国”。而西周王朝,最后真的亡于“桑弧萁服”者---抱养的女儿----褒姒。

春秋时期,鲁国也流传了一个谶言:“季氏亡,鲁不昌。”鲁国是春秋时期一小国,是传说中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周公的封地,被人称之为诗书礼仪之邦。

季氏是鲁国的一个大家族,屡主鲁国国政。当时的鲁国,国家所有权属于国王,但经营权却是属于季氏家族。这是一种“卧榻之侧,容许了他人酣睡”的行为。鲁国王室对于执政权落入季氏家族之手,心怀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因为鲁国的司法权、执法权、军队都掌控在季氏家族成员手里。

季氏家族也明白自己与鲁国王室之间,是主卜关系,可季氏执政鲁国,已经是一个形成“政治传统”,想把国王的还给国王,必然牵扯到许多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既得利益。为了保卫季氏家族的既得利益,季氏家族也必然会开动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季氏家族执鲁国的合理性,合法性。“季氏亡,鲁不昌”这一谶言,没有意外情况,应是季氏集团成员杰作。

到了汉朝,特别是到是西汉王朝末期,由王莽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谶”从一家之言、某人或某些人之言。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谶学,或谶纬学。

这一时期,所谓的封建社会社会体制才刚刚成熟。还没有哪个皇帝、帝王敢向天下人宣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点。

所以有人提出“异姓(可以)受命”之说。这一理论是对汉高祖刘邦提出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观点的挑战。因为汉家皇室的衰落,这一影响了汉王朝的稳定理论,不但没有受到打压,居然还得到许多人的吹捧。因为这一理论喑合王莽的政治需要。


西汉末年,汉王朝的国家大权,实际由王莽撑控,他治理国家的目的,不是为了刘姓的皇帝,不是如他自己所说:要作汉王朝的周公。他日思夜想的是:撰汉。

所有的政治理论,都是为政权服务。异姓受命的理论,正是王莽所需要的,所以这一理论,迅速地被王莽的大臣们“树”了起来,宣传起来,成为当代一门最热的学科。可异姓受命,是不是什么姓都可以受命?什么人都可以受命?什么时候受命?由谁来宣告异姓受命?这个时候,谶言出场了。

先是有人挖井,挖出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写了字。《资治通鉴》记载:“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这块有字石头,特有文物价值,是汉代谶学兴起与发展的奠基石,东汉王朝的国家谶学,就是从这块有字的石头开始。

但没有证据表明,王莽参与了丹书石的造假。有司向王莽报告了,武功长孟通获得祥瑞之石。王莽相当高兴,确切地说应是兴奋!他马上带领群臣,向他的姑姑王政君,当时的太皇太后报告。“莽使群臣白太后。”

王莽: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古人吗?

太后王政君,汉元帝皇后。她老人家还没有太糊涂,所以泼了王莽一盆冷水,她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可施行天下!”可王莽的弟弟王舜却说:”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沮也!更况且王莽非是作真皇帝,他只是想“称摄”以重其权,为国家镇服天下!王舜是把老太后当孩子哄,“太后心以为不可,然力不能制!”无可奈何地下诏,令王莽为”假皇帝“。

中国历史独一无二的“假皇帝”,就是被一块谶言石,装神弄鬼地推了出来.

公元6年,王莽开始做起了假皇帝。他这个假皇帝,其实少一顶真皇帝的帽子,其它与真皇帝没有什么区别。天下明眼人都看得肚知心明,但迫于王莽的权势,敢努而不敢言者众.

王莽居摄二年,东郡太守翟义等人起兵造反,移檄天下曰:“莽鸩弑孝平皇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一时郡国震动。从者如云,有数十万人”。

这说明群众的眼睛还是亮的。王莽得知翟义等人选造反消息后、及造反的口号之后,“惶惧不能食”。太后也看到了起义部队檄文后,说:“人心相近,换成我,被天下人如此猜忌,也会惶恐不安啊。”

王莽此时已经准备卖“汉”了,王太后却在帮他数钱。起义部队没有能做大、做强,没多长时间,就让王莽的手下人给摆平了。王莽认为起义部队所以没能成其功,是因为他“威德日盛,大获天人之助”,遂与部众“谋即真之事。”把做真皇帝的事儿,摆上了议事日程。

王莽: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古人吗?

有一些聪明人,看出了王莽的心思。其中一人是汉广饶候刘京,他上书曰:”始初元年七月,齐郡兴亭亭长梦见天使对他说,摄皇帝当为真!如不信我,昌兴亭当有新井!亭长晨起视亭中,诚有新井,入地百余尺。”

刘京为汉王朝宗室,他出面上奏王莽,说天使下凡向他传旨了:“摄皇帝当为真”。其中的政治意义不同凡响!作为报答,王莽称帝之后,按新王朝规定,汉室所有的王候都要“除爵位,收玺印”,但他对刘京网开一面,让他保住了自已的候位。这刘京到也不失为一识时务之“俊杰”。

始初元年,十一月,巴郡太守也来凑热闹,他报说巴州某山上出现了石牛,石牛上也刻了字。当地人文化素质不高,不知文字代表何意。王莽下令,不措一切代价,把石牛运至未央宫。据前去看石牛的人回奏,见到石牛时,天突刮起大风,沙尘冥天闭日,风止以后,居然发现上天降下了铜符帛书。书上说:“天告帝符,献者封候。”又云: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云云。

天使们都出来替王莽说话了。“假皇帝“这个“假”,要成真了。是所谓“假到真时假亦真”!大臣们向太皇太后请愿,要求让王莽诏令天下时,“毋言摄皇帝”。另外王莽本人对天使事件,铜符事件,相当重视,他指示各部大臣们,要对此事件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每人还要写出自已的学习心得,上奏给王莽。


《资治通鉴》上说王莽“指意群臣博议别奏”.一切如“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王莽要做真皇帝了!当时,长安城里有一个叫哀章的文痞,游学于长安。司马光说此人“素无行,好为大言。”道德水平差,不是一般的差,没有多少人能待见他。哀章却没有自知之明,他喜欢到处吹牛,而且是吹大牛。

他听说王莽称“假皇帝”之后,花了血本,先到集市里购买了当时相当昂贵的铜,用了几个月时间,制作铜匮。铜匮正面书曰:天帝行玺匮图。一面书:赤帝刘邦传黄帝金策书。书云:“王莽当为真天子,皇帝当如天命。”

另外书写了王莽现有的八位大臣的名讳。同时又在铜匮书里,也给自已封了“国将”的大官,为了掩人耳目,他还子虚乌有地加上了两个陌生人名:王兴,王盛。他在金策书里说,这十一人会辅助王莽至天下太平。

王莽: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古人吗?

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哀章没有立即行动,他先把铜匮深埋到地里,象现代的一些伪造文物不良商人,伪造古董一样。几个月之后,“齐井”、“石牛、”天书“祥瑞事出迭起。哀章在一个日薄西山的黄昏后,装神弄鬼地穿上黄色的长衣,持铜匮跑到高祖神庙,把铜匮交给仆射(守庙的官员)。黄昏。飘飘若仙的黄衣人。金光闪闪的册书。

哀章到是一烘托气氛的高手。铜匮交给仆射后,即飘然而去。哀章导演的这出戏,让看守祖庙仆射震服了,他赶紧上报。第二天一早,王莽立即到高祖庙里拜受金匮,接受神和天旨。

其时的王莽,正在于寻找一个理由,哀章想王莽所想,急王莽所急。弄出的高皇帝传位策书来,给了王莽一个最后的作真皇帝的、最好的理由。

刘邦是何许人也?他是汉王朝的第一创建者,连他“天上有灵”,都说“王莽应为真天子”了。世人还有什么话说?

所以王莽赶紧把高庙出现金策书的事儿,报告给王太后。还没等到王太皇下令,他自已就颁诏天下:“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今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以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天下兆民。另赤帝汉高皇帝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收。予甚畏惧,敢不受命?!“所以:”以戊辰真定,即真天子之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自此,王莽作了真皇帝。

王莽称帝之后,"按金匮书拜辅臣."哀章如他所愿,被拜为"国将",美新公,为新朝四辅之一.对于哀章在铜匮书中,杜撰出的两人物:王兴、王盛。王莽下令左右查找,居然还真找到这两个人:王兴,原为“故城门令史”。守都城的卫士。王盛,是长安大街上卖烧小伙计。都被王莽按金匮书兆示,王兴被封为卫将军,奉新公;王盛封为前将军,崇新公。

大封辅臣之后,王莽又令五威将军王奇召集了十二人,把全国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四十二件符命、祥瑞的物证,整理成图片资料,到全国各地办展览。让全国人民学习。他是想对全国人民说:新朝受汉,乃天命所至。

元始四年,王莽就下令召集天下异能之士数千余人,特别是通“图谶”,《月令》之方士、术士。组成了谶学编辑委员会,收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谶言”。并且与时俱进地与传统的儒学结合起来。发展成新朝一门新学科---新儒学,这门学科成为王莽朝,有当代特色的哲学理论---谶纬之学。

本文标签 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