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清朝历史

北京同文馆成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3 23:35:01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清政府某些先进分子开始意识到必须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他们在国内掀起了洋务运动。而北京同文馆成立就是这场运动中的重要举措。下面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北京同文馆是怎样成立的!

1862年8月24日,北京同文馆成立。当时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訢等人,深感外交事务中没有自己的真正通晓外国语言文字的译员,常受人欺弄,急需设立专门学堂,培养自己的翻译,了解外国的情势。

曾于1861年1月奏请朝廷命广东、上海各派二名识解外国(英、法、美)文字语言者,携带各国书籍到京作教习,并准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这是近代中国政府下令学习外语的最早记录。朝廷发布诏令后,可惜粤、沪未能找出适当人选担任教习。

1862年,奕訢在英人威妥玛的帮助下,请英籍教士包尔腾充任教习,8月24日在北京正式设立京师同文馆,以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

北京同文馆成立

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先设立英文、法文、俄文班,后陆续增设德文、日文班以及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

招收学员,最初从八旗儿童中挑选,后来从贡生、举人提高到进士、翰林院编修、检讨等正途出身的京外各官,年龄放宽到30岁,也不专限八旗。学制分三年、五年、八年不等。除汉文外,其他课程均聘外国人教习。

该馆还设有印刷所,译印数、理、化、历史、语文等方面书籍。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前后办理20余年,入馆学员约300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如今,同文馆早已成为一段历史,但是它的历史作用将永远被铭记。它不仅是清末最早设立的″洋务学堂″,也是清政府通过同文馆的翻译、印刷出版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历史上的今天8月24日 |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