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降清:并非冲冠一怒为红颜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文献记载京城北京的天气是“飞沙咫尺不见,日无光”。沙尘暴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呼啸,肆虐着无人可挡。许多官员都精通天象,以为这是不祥之兆。有官员占卜一卦,卦文上说,将有暴兵破城之灾。
没几日,凤阳祖陵发生了地震。初九,兵部收到“大顺皇帝”李自成派人送来的文书。李自成宣称如果明朝不同意对他裂土而治,崇祯帝和他平起并坐,农民军就要对北京城发动总攻。崇祯皇帝朱由检断然拒绝了李自成的最后通牒。从新年开始,崇祯皇帝心急如焚,寝食难安。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农民军,他手中的牌并不多了。
明朝在南方有旧都南京,崇祯皇帝可以迁都南京,但他害怕承担丧失北方领土的罪责。剩下的就只有困守北京了。但是怎么守呢?
崇祯皇帝最大的王牌就是东北宁远总兵官吴三桂。吴三桂手里有一支人数超过一万人的铁骑。这是明朝赖以抵抗东北清朝势力的钢铁长城。正因为如此,关宁铁骑经历战火洗礼,战斗力强大,非关内军队可比;也正因为如此,崇祯皇帝犹豫是否要调吴三桂回师,让失去抵抗的清朝骑兵涌入关内。对于吴三桂,崇祯皇帝绝对信任。
吴三桂出身将门,家族世代在关东服役,父亲吴襄、舅家祖大寿都是一代名将。朝廷对吴家恩重如山,吴襄被提拔为兵部侍郎,退休后在京城安享晚年。吴三桂更是年纪轻轻就被崇祯皇帝提拔为将,赋予重任,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崇祯的问题是:现在要不要召唤吴三桂回京勤王?
几天后,李自成对北京城完成了合围。当天,“黄沙障天,忽而凄风苦雨,良久,冰雹雷电交至,人情愈加惶惑。”崇祯已经顾不上抵抗关外的清朝铁骑了,十万火急地令山海关沿线明军撤入关内勤王。拿到圣旨,吴三桂唯有苦笑。在他看来,回军勤王的最佳机会已经错过了。放弃关外可以,勤王也可以,但并不是说想回军就能回军的。
关宁铁骑官兵基本是辽东人士,现在要全军调拨北京,光动员就需要几日时间。再说,吴三桂所部是明朝长城沿线各州县的依靠,现在要撤退了,必然引起骚动。关外各州县官府百姓知道消息后都乱哄哄地要随军撤退回关31内——他们不希望无依无靠,更不愿意成为拖着辫子的满洲人的奴隶。
结果,吴三桂所部的关宁铁骑,裹挟着辽东大小官员、官役、百姓,共约十万人,缓缓南撤。吴三桂的大部队撤进山海关后,逐步南移至昌黎、滦州、乐亭、开平一带,日益接近北京城了。遗憾的是,李自成抢在吴三桂之前进入了北京城。
3月18日,农民军对北京发起总攻。一夜之间,北京外城就被攻破。19日,李自成率军从承天门进入北京城。对吴家恩重如山,对吴三桂寄予厚望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跑到煤山(今景山),悲凉地上吊了。大明王朝结束了,一个新王朝的建立还需要多少时间呢?
当时,天下的局势是这样的:在占领中原大部分地区和京城的大顺国李自成势力、在盛京已经称帝建立清朝的满族势力、在南方的明朝残留势力和张献忠等其他农民起义军之间,李自成是公认的新王朝皇帝的头号热门人选,他的大顺朝也正在招降纳叛,接收江山。但是清王朝的大军具有同李自成争夺天下的实力。而阻隔在两者之间的就是吴三桂那一大摊子人。
原本成不了一方势力的吴三桂,因为特殊的情势,成为平衡天平的关键筹码。吴三桂听到崇祯皇帝上吊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号啕大哭,为崇祯皇帝发丧,而是思考如何自保——因为他是一个成熟务实的政治家。
南方是如日中天的李自成大军,吴三桂首先考虑要避免与李自成作战。鉴于部队战线拉得过长,吴三桂马上命令部队收缩集中,然后裹挟着官民,北撤到山海关。山海关,扼守辽东走廊,控制着关内和东北的交通要道。到了这里,吴三桂无路可退了。他很迷茫:如何与李自成相处呢?
而就在关内大乱的同时,掌握清朝实权的多尔衮乘机收取了关外地区,并决定大举伐明。清朝的思路是清晰的,四个字:趁火打劫。他决定趁明王朝自顾不暇,能捞多少好处就捞多少。清朝没有想到,明朝那么不经打,四月初就得知了大顺军攻克北京、明廷覆亡的消息。
多尔衮马上决定“扩大趁火打劫的规模”,其中的关键是要在大顺军立住脚跟之前,迅速出兵。这还是一个强盗计划。多尔衮之所以没有更大的野心,比如占领原来明朝的华北地区或者干脆取明朝而代之,是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新成立的清朝具有那样的实力。
与地上数千里、人口千万计的明朝比起来,清朝偏居辽东一隅、人口不满百万,它与明朝的战争就像老鼠与大象的战争。老鼠能吞掉大象吗?多尔衮不相信。多尔衮命令国内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全部强迫从军,几天后就匆忙“统领满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汉军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声炮起行”。
时间就是胜利啊,赶紧趁关内的汉人新王朝建立前多去攻城略地、抢占人口。后来有人说,当时清朝就立志要灭亡明朝,统一中国。我觉得,这样的计划肯定会吓多尔衮好几跳的。也许,清朝的统治者有统一中国的大志,但是当时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一次仓促的起兵能够一战定乾坤。
而阻挡着他们去路的吴三桂,也根本没有与清朝接洽——多尔衮也没派人与吴三桂接洽。他们是夙敌,多次在战场上杀红了眼。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很厉害,如果与它纠缠,清朝大军就达不到趁火打劫的目的了。所以,多尔衮采取了降清的原明朝大学士洪承畴的建议,避开山海关,计划在蓟州、密云之间挖开长城,攻入关内掠夺。
于是,清朝大军朝着山海关以西进军。这时,历史送给了多尔衮一个巨大的机遇:山海关的大门敞开了。大门是吴三桂自己打开的。为什么历史会发生如此戏剧化的转折呢?吴三桂换了一副脑子了吗?
有关吴三桂献关降清的最权威记载是《明史》:“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这段记载有两个要点:第一,吴三桂起初答应了大顺王朝的投降,并且已经带兵走上归降之路了。
看到大势已去,实力远逊于李自成农民军的吴三桂投降了新朝大顺,是很自然的选择。这也是绝大多数明朝官员的做法。当时在北京的明朝官员有近四万人。城破之时,慷慨赴死的只有三十余人。绝大多数人抱着在新朝做新官的态度迎接了起义军。尽管之后起义军在京城内*官绅,依然有明朝旧官自我安慰说,当初洪武皇帝(朱元璋)刚得到天下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
第二,它把吴三桂降而复叛的原因归结为爱妾陈沅(即陈圆圆)被农民军大将刘宗敏掠去了。举着白旗的吴三桂大军走到滦州的时候,见到了33 一位从北京逃脱的家人,知道爱妾陈圆圆被他人抢走。夺妻之恨让吴三桂勃然大怒,率军掉头反攻山海关(山海关的留守明军投降了李自成),夺取关隘后,全军为崇祯皇帝戴孝,以明朝残余自居,走上了与李自成兵戎相见的路程。
吴三桂的这个反复,完全归咎于农民军抢走陈圆圆是不够的。久经沙场、宦海沉浮的吴三桂断然不会因为一个女人,拿名节、军队乃至国家命运来赌气。一开始,吴三桂就不是死心塌地地投降李自成,只是为了自保。但是起义军做法太过激反了吴三桂,先是扣押了吴襄,再是抢走了吴三桂的小老婆陈沅。
吴氏家族的利益已经受到了极大损害,吴三桂还没投降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他很自然想到明朝残余还控制着淮河以南地区,包括数十万军队和旧都南京。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如果自己能在山海关配合南方剿灭李自成,那就是再造明朝的大功臣了。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促使吴三桂回师山海关。
有人说,吴三桂想做“石敬瑭第二”,他要用山海关向满清换取荣华富贵。这是不对的。吴三桂的确主动和多尔衮联系了,他的如意算盘是借助清朝铁骑来抵抗农民军的进攻——李自成的军力实在太强了,吴三桂必须借助外力。清朝官方说吴三桂是“遣人东乞王师”。
可见,清朝也承认吴三桂最先是来接洽“求援”的,不是投降。在信中,吴三桂坦言要复兴明朝,请清朝出兵相助。他说:“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酧,不敢食言。”吴三桂夸口事成之后报答清朝的除了财富,更不惜割让土地。
李自成获悉吴三桂叛变,意识到情况严重,一面以吴襄的名义写信规劝吴三桂,麻痹敌方;一面作好武力解决的准备,出兵平叛。他很快亲率近五十万大军,扑向山海关。李自成此举推动了吴三桂由向满清“借兵”转为“投降”。向山海关进发的农民军裹胁着明朝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晋王、秦王和吴襄。
在封建伦理上,依然以明臣自居的吴三桂很难抗拒这样的阵势。在大顺军的猛烈进攻下,吴部大败,几乎被压缩在长城一条线上,局势危如累卵。不管吴三桂有没有料到李自成这么“重视”自己,他被压制得动弹不得,接近身败族灭的厄运。危急时刻,出使清朝的使节带来了“救命稻草”:清朝同意出兵,但不是“借师”而是要求吴三桂先接受清朝“平西王”的封号才出兵。也就是说,清朝不把吴三桂当作对等的合作伙伴,而是要他接受收编作清朝的奴才。
将时间倒回,多尔衮意外收到昔日对手的求援书信,当即明白了吴三桂的处境。他非常清楚,现在吴三桂是站在低处求自己。“裂土酬谢?”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条件。但多尔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还要吞并吴三桂手中的山海关明军,占领尽可能多的土地。
多尔衮一边在脑海中盘算:除了要山海关,还要求什么地方呢?京城,直隶,山东?他马上下令清军改变进军路线,直趋山海关,并给吴三桂回了一封信:“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今亦勿因前故尚复怀疑。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山河之永也。”
途中,多尔衮再次接到吴三桂的告急文书。吴三桂什么都没说,只是请求多尔衮“速整虎旅,直入山海”。在吴三桂和大顺军之间,多尔衮喜欢吴三桂。为了避免大顺军占领山海关而遏止清朝内侵,多尔衮下令全军以二百里速度急行军。
当晚清军到达距山海关外十里的地方,已经能够看到山海关上的烽火,甚至能隐约听到大顺军和吴三桂部的厮杀声。多尔衮慢悠悠地下令全军扎营休息,并派人告诉吴三桂:本王到了。吴三桂心理必然经历了一番挣扎,但是历史留给他选择的余地很小,时间非常有限。手中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砝码的、在死亡线上苦撑的吴三桂慌忙带领亲信多人到多尔衮面前称臣迎降。生的渴望压倒了其他考虑,一个明朝名将从此定格为了清朝的平西王。
关内大顺军与吴三桂军酣战正急,逐渐取得了优势。突然,清军铁骑驰入,万马奔跃,矢石如雨,大顺军慌忙迎战。两派三方战成一团,大顺军渐渐不敌。观战李自成没有预料到吴三桂这么快就与清军合兵,知道形势不可挽救,驱马后撤。大顺军随之溃回北京。清军也受到沉重打击,追击后缩回山海关休整。
奇怪的是北京的大顺政权因山海关战败而顷刻间由盛转衰。先是北京人心惶恐,再是李自成匆忙称帝,全军退回陕西。后来人有的说是起义军经不起都市豪华生活的诱惑,日趋骄奢淫逸,导致军心涣散,实力衰微;也有人说华北长期战乱,而大顺军游荡成性,缺乏根据地和物质储备,支撑不起一个新的王朝;更有人考证出当时的北京城正在流行鼠疫,消耗了大顺军的实力,逼走了李自成。
反正,客观结果又帮了清朝一个大忙。与大顺军一样,多尔衮也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北京。李自成没有使用上的明朝降官,帮忙多尔衮迅速建立起了统治。
吴三桂作为清军前驱,南下攻城略地,成为清朝战车的重要部分。在整个过程中,陈圆圆只是影响吴三桂情绪的一朵小浪花而已,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实在太夸张了。
-
上一篇: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儿子朱棣?
-
下一篇: 永乐帝朱棣为何善于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