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全部 上古历史 夏商周历史 秦汉历史 三国两晋历史 南北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隋唐历史 宋元历史 辽金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近代史 现代史

最新文章

  • 南宋内侍省的特点
    南宋内侍省的特点

    内侍省,官署名,皇帝之近侍机构,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北齐初置中侍中省和长秋寺;隋初改称内侍省,后称长秋监,参用宦官和士人,掌侍皇帝,管理宫室之事。唐代或称内侍省,或称内侍监、司宫台,专用宦官,由内侍监、内侍、内常侍等为首官,掌传达诏旨,守御宫...

    南宋 南宋官制 2022-02-04
  • 南宋三司使是什么官职
    南宋三司使是什么官职

    三司使是唐代中期以后,财务行政渐趋繁杂,乃特简大臣分判度支、户部、及充任盐铁转运使,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与盐铁专卖事务。后唐明宗亍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委任宰相一人专判度支、户部与盐铁转运使事务。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三使并为一使,...

    南宋 南宋官制 2022-02-04
  • 枢密院与三衙有什么关系
    枢密院与三衙有什么关系

    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宋史·职官志二》说: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又《通考·职官考四》说:唐末,诸司使皆内臣领之,枢密...

    南宋 南宋官制 2022-02-04
  • 南宋时中央集权的措施
    南宋时中央集权的措施

    南宋时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宋朝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所谓中央集权,是指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南宋 南宋官制 2022-02-04
  • 祠禄制是什么
    祠禄制是什么

    祠禄制是两宋特有的职官制度,隋唐未兴,明清不继,是宋朝佑文政策的产物之一,它虽可以溯源至唐代的宫观使制,但性质却颇不相同。唐代的宫观使,是实际执掌宫观事务的宫观官。而宋代的祠禄官,虽叫做“监某庙”、“提举某宫观”,却与宫观事务没有太大关系,...

    南宋 南宋官制 2022-02-04
  • 南宋的政治制度
    南宋的政治制度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

    南宋 2022-02-04
  • 宋朝中枢机构的演变
    宋朝中枢机构的演变

    宋朝中枢机构为“二府制”,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宋朝的“中书”,与唐朝的“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名号虽存,但已成外朝,不是宰相机构。宋初,沿袭唐...

    2022-02-04
  • 二府制是什么制度
    二府制是什么制度

    宋朝中枢机构为“二府制”,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中书宋朝的“中书”,与唐朝的“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名号虽存...

    2022-02-04
  • 崖山海战究竟有多惨烈
    崖山海战究竟有多惨烈

    在宋朝时,有着这样一场战役,这是一场悲壮的战役,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但这场战争中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至1278年,南宋全境已纳入元朝版图,但是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

    南宋 文天祥 2022-02-04
  • 蒙古是如何一步一步攻陷南宋的
    蒙古是如何一步一步攻陷南宋的

    金灭亡之后,南宋没有换来一时的安宁,反而面对更为强大的蒙古。金国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南宋想趁蒙古退兵之际,收复被蒙古占去的土地,理宗意图据关(潼关)、守河(黄河)、收复东京(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今河南商丘)三京,...

    蒙古 南宋忽必烈 2022-02-04
  • 关宁铁骑有什么战绩
    关宁铁骑有什么战绩

    关宁铁骑,总丁数三万人,明末清初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三大精锐部队之一(另外两个是辽东铁骑、东江登莱新军),关宁铁骑驰骋疆场几十年,从辽东到北京,从北京到秦蜀,从秦蜀到云南,从云南到缅甸,再从云南调转马头向北京杀去。几十年中,这支骑兵阵斩过蒙古名...

    2022-02-04
  • 淞沪会战的多方面评价
    淞沪会战的多方面评价

    中日的淞沪大会战规模空前,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当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上海决战的策略是否适当,引起了诸多争论。总体评价就大战略而言,因内战刚结束不久,中国国民经济正逐渐恢复(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战...

    淞沪会战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