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竹枝词二首·其二》注释与赏析
竹枝词二首·其二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注释: 楚水巴山:楚水:①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又东迳高车岭...
-
《杨柳枝词(其一)》赏析
杨柳枝词(其一)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赏析:刘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以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革新精神。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
-
-
刘禹锡因桃花诗两次被贬
一提起刘禹锡,许多人便会想到使其个性大放光彩的“桃花诗案”。刘禹锡是唐代中期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博学多才,但是他却因为桃花诗两次被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王叔文实行永贞革新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
-
-
-
-
《阿娇怨》原文及赏析
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赏析:刘禹锡的诗歌向以精炼含蓄著称。《阿娇怨》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年为胶东王时,就喜欢阿娇,曾对阿娇之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作,当作金...
-
《潇湘神》原文及赏析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词牌名。原为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刘禹锡为填两词,见《刘梦得文集》卷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叠一韵。潇湘神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注释:1、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
-
-
刘禹锡诗词创作的现实性
刘禹锡在中唐现实主义诗人当中,可称得上是一位佼佼者。他的绝大多数诗篇,在反映中唐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其深刻程度是同时代的好多诗人都无法比拟的。他的诗(词)创作,善用典实,透脱不滞,词采丰美,笔致流利,造境明丽清远,风神俊爽,气度恢宏,骨力豪...
-
刘禹锡悼祭文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祭祀时往往有祝祷之辞,即祝文,用以祷告神灵祈福消灾。后来丧葬亲友也用言辞文字致哀悼之意,于是出现了以悼念亲友为主要内容的祭文。 为友人逝世而痛悼祭文作为一种用言辞文字致哀悼之意的应用文体,最常表现的情就是对故人逝世的痛心和惋惜。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