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坦克:现代坦克的先驱
T-34坦克(俄文:T-34 ТАНК,英文:T-34 Medium Tank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领导设计的中型坦克。
该坦克战斗全重32吨,发动机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00千米,装备一门76毫米坦克炮,是一型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T-34系列坦克84070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装76.2毫米坦克炮的T-34/76坦克和安装85毫米坦克炮的T-34/85坦克。T-34坦克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初期作战
最早一批的T-34/76A坦克于1940年完成115辆,并将一部分派往芬兰实战试验,但未能来得及参加战斗。到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制造了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德国IV号坦克的数量。而在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面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苏军西部特别军区,装备了266辆T-34,面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基辅特别军区,有494辆T-34。当时苏联最新型的KV重型坦克已经有508辆装备部队,分别装备于六个机械化军。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正式爆发。战争爆发初期,苏联拥有坦克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全苏拥有坦克25000辆,主要包括T-26、BT系列轻型坦克,T-28中型坦克、T-35重型坦克,以及最新型的T-34中型坦克,KV-1、KV-2重型坦克。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其绝大多数为T-26、BT等旧式坦克。
与苏联相比,德国投入进攻的3600辆坦克,大多数为I号、II号、35t、38t轻型坦克,基本不具备坦克战能力。而德军较为先进的III号坦克在东线战场只有960辆左右,IV号坦克在东线则只有400余辆。但德军战术得当,在初期给苏军造成了巨大损失。
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这就是“T-34危机”,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双方坦克性能相比,T-34和KV-1都拥有76毫米炮,可在500米外击穿德军III号、IV号坦克30-50毫米的前装甲。
德军反坦克威力最大的III号坦克50毫米L/42炮,要在100米内才能对T-34的45毫米倾斜装甲造成威胁。KV-1坦克正面装甲达75-90毫米,侧后方装甲也有60-75毫米,令当时德国任何坦克炮都无能为力。至于IV号坦克的75毫米L/24短管炮,威力更加贫弱,100米内也难以威胁T-34。
德军改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是苏制T-34坦克最大的非盟军用户。值得指出的是,1941年德军第一次遇见T-34时,他们为之震惊,随后总是尽可能多的使用缴获的T-34。T-34 由于它浑圆双炮塔舱盖经常被同时打开,所以被德军战士戏称为“米老鼠”。
在1941年到1945年的东线战斗中,德军缴获了几百辆各种型号的T-34。大多数是T-34/76(A型至F型),相反只有少量T-34/85。在1941年至1943年早期,由于德军经常处于攻势而苏军经常处于守势,许多T-34/76被缴获。由于装甲部队的补充时断时续,一旦德国人获得完整的T-34就立即刷上铁十字加入德军服役。
在1943年夏季,甚至一些意大利乘员组也使用了缴获的T-34/76。1943年冬季,第20装甲师的21装甲营缴获了很大数量的1943型的T-34并很快投入了使用。1944年12月,一些“帝国师团”的T-34/76被交给了第100雪地猎兵师。1944年,第5党卫队装甲师“维京师团”在波兰中部的战斗中缴获了第一辆新的T-34/85并很快将它投入了使用。
1942年,T-34开始使用一种六角形的炮塔,大大减少了炮塔被炸毁的情况。1943年,在1942型的基础上,新的T-34又加装了一个指挥塔。而到了后来,为了装备85毫米炮,炮塔再次被重新设计。
作为对T-34的回应,1942年德军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PzKpfw V“黑豹”坦克(参照了许多T-34的特点)。德军高度评价T-34,他们使用它并不只是临时措施,例如精锐的“大德意志”装甲师直到战争结束还在使用T-34。
从1941年晚些时候起,缴获的T-34通常被送往里加的工厂进行修理和改进。从1943年起,梅塞德斯-奔驰和魏玛的工厂也开始进行T-34的修理和改进工作,对被缴获的T-34的修改包括改换指挥塔,, 无线电设备等等。T-34/76s坦克并且被当作火炮拖拉机和弹药车使用。严重损坏的坦克被当作训练、测试和靶车使用。T-34/76 上半部的炮塔指挥塔也会被拆下来安装在火车上改装为Panzerzug (装甲列车)、Streckenschutzug (铁道防御列车)。
德军将缴获的T-34/76和T-34/85重新命名为Panzerkampfwagen T-34 747(r)。德军的改进包括安装从损坏的PzKpfw III 和 PzKpfw IV 型坦克上拆下来的指挥塔,安装装甲裙板使T-34看起来更像PzKpfw V“黑豹”坦克等等,而其它一些小变化如车头灯、储物箱、工具、通讯设备/天线等等经常由战地工厂甚至乘员自己来改装。
最有趣的变型车之一是在1943型的T-34底盘上改装而成的T-34型对空战车(德军编号FlakpanzerT-34(r))。它装备38型四联装20毫米高炮,布置在一个由野战修理工厂用损坏的半履带车装甲板焊接而成的炮塔中,弹药则用金属盒装着布置在车体后部。1944年早/中期,这种车辆随国防军第653独立猎坦克营在东线作战。1944年中期,这个营还使用过另一种T-34/76的变型车T-34(r)型弹药载运车。
事实上缴获的T-34很少被真正用于坦克战,他们太容易被其他德军坦克误认了。为解决这个问题,德军将缴获的T-34常被用作步兵支援,相对而言这种情况下识别问题还不是最大。为使识别更容易,乘员们常在炮塔上喷上一个很大的铁十字甚至是纳粹党的符号。同时,很常见的另一个做法是在车顶的座舱盖上同样喷上铁十字或是纳粹党的符号,或者是覆盖一面纳粹旗子以通知空中的伙伴——德国空军。
二战后期
随着德军投入全新的虎式、黑豹、携带长身管坦克炮的IV号坦克,T-34/76在面对德军装甲部队时显得越来越脆弱。为了对付德国出现的新型坦克,1943年秋T-34坦克开始改装85mm火炮,并增设一名炮手,取代原本车长兼任的炮手工作,让车长专注于指挥与敌情的搜索上。T-34/85的炮塔随装甲和火力的提升变的更大,被德国坦克兵称为“大脑袋T-34”。同年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批量生产,该年共生产283辆,1944年就猛增至11000辆。
T-34/85是苏联人最值得骄傲的中型坦克,机动性能良好,耐用性是德军坦克所达不到的。T-34/85中型坦克装备一门85毫米/56倍口径ZISS-53式坦克炮,威力巨大,可以在1000米的情况下击穿102毫米的钢板(用碎甲弹时穿甲力达到110毫米),远远强过美国人的装备短管76毫米炮的M4谢尔曼(M4穿深为89毫米,后期M4A3长身管76毫米炮威力与85毫米火炮相当),而85毫米坦克炮也是二战德军最为恐惧的中型坦克炮之一。T-34/85坦克还有2挺7.62毫米的DT机枪,具备了强有力的近战能力,连德军的反坦克步兵也很难接近T-34坦克。
T-34/85成为后期苏联坦克部队的主要装备,同“黑豹”相比,火力和装甲虽然稍有不及,但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全重也大大小于豹式,战时产量多达18000辆以上,因此从整体作战能力上压倒了德国坦克,达到了T-34系列坦克的完美境界。
各型T-34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产量超过5万辆,是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远远超过德国所有坦克的总和,成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
上一篇: 航空母舰:二战中奠定海上霸主地位
-
下一篇: 88毫米高射炮:打得了飞机灭得了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