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衰亡原因
拜占庭帝国是欧洲历史上少有的大国,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临终前,将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交由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继承,西部的西罗马帝国于5世纪在蛮族的入侵中灭亡,剩下的拜占庭帝国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力的帝国统治,以及宗教因素连续存在了数百年。然而,拜占庭帝国仍然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他的强敌欧洲人和奥斯曼人联手将它灭亡。
延续了罗马辉煌成就的拜占庭帝国最终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攻中走向了灭亡,“千年拜占庭”终于走进了历史的尘埃中,但拜占庭帝国历经千年而衰败的原因是值得探寻的。
总的来说,拜占庭帝国的衰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综合作用,内部主要源自社会土地制度变化、军事贵族的壮大,以及君主继承者的问题,外部因素主要有来自欧洲的十字军入侵威胁和邻近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威胁,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多重因素的结果。
一、拜占庭帝国的内部因素
1、土地兼并侵蚀帝国根基
土地兼并所引起的问题自古是中外帝国最难解决的问题,拜占庭帝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拜占庭帝国的土地兼并,一方面是因为大土地所有者的强取豪夺,另一方面是因为战乱频发导致农民主动放弃土地。
帝国的大土地所有者既包括财富丰厚的地主,也包括战功赫赫的军人士兵,地主可以利用特权在田间地头抢占农民土地,而军人主要依靠战功获封土地,这两种土地占有形式的结果都是大土地所有者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而个体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
这样毫无限制的土地兼并毫无疑问会破坏拜占庭帝国正常发展的根基,主要因为拜占庭帝国的根基是个体小农,一是因为个体小农可以成为国家的兵员,土地丧失后,个体小农逐渐为生活所困而寄人篱下,成为大地主的依附农,由此农民就不会再服兵役,而只为大地主服务;二是因为个体小农的赋税是国家的财政来源,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丧失了土地,国家也会丧失税收,这就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赤字,不利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
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曾颁布法令强调兵农情况:“农兵之于国家恰如头之于躯体,……谁忽视之即忽视国家安全。”君士坦丁七世的法令就强调了兵农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种种问题自然会影响国家的发展走向。
土地兼并不是个例,在很多国家都存在,但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从来都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反而需要不同年代的改革者进行不同的调整,如此方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2、军事贵族势力强大引发政治危机
军事贵族可以说是拜占庭帝国境内除皇帝以外最有实力的群体,他们掌握着军权和行政权,有势力割据一方,有野心的军事贵族甚至能问鼎皇权,比如利奥三世,他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的开创者。
因此,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贵族们也有了行动参照。军事贵族之所以能如此频繁地觊觎皇位,不仅在于他们的强大,也在于皇帝和贵族没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秩序,用来约束军事贵族,为其划定红线。
军事贵族的强大对于皇权加强始终是一个威胁,昔日的罗马帝国最后也发展到军事贵族和将军们权势滔天,而同时期的皇帝却备受掣肘,两者的趋势是皇权强而将权弱,将权强而皇权弱。
拜占庭帝国末期出现将权强而皇权弱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军区制的瓦解,军区制实行军事和行政相结合,地方政权被纳入将军的管理之下,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将军的力量,也增加了将军独霸一方的资本,遂而有机会出现后来军事贵族威胁皇权的情况。
胡长江在《内战与危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内政原因探析—以帕列奥列格王朝时期的内战为例》中强调:“帝国内部的政治腐朽和混乱已经无法使帝国再没能力正确地处理其面对的内外危机。”
军事贵族恰在帝国腐朽之时崛起,也正是他们利用了帝国的腐朽而崛起。公元987-988年,大军事贵族福卡斯的叛乱点燃了中央政权危机,也警醒了皇帝,皇帝只能通过不断地奖励、联姻来缓和大贵族的叛乱之心,但这些方法始终治标不治本。
3、君主子嗣少引发皇权动荡
君主的子嗣问题最直接的是关乎皇位继承问题,中国的皇位继承主要在于子嗣众多而引起的夺位之争,虽然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但难免有不合规制者蠢蠢欲动,拜占庭帝国的皇位继承问题基本与中国相反,主要是因为子嗣过少引起的皇位继承混乱。
圣西曼在《拜占庭文明》中指出了拜占庭帝国的皇位继承顺序,“在拜占庭的皇统中,皇帝的子女、兄弟、姐妹、遗孀,甚至遗孀的丈夫或者女婿、姻亲等都可以在特定的形式下继承皇位。”
拜占庭皇帝子嗣少的原因在于严格的宗教规定,基督教规定一夫一妻原则,而且离婚和再婚都比较严格。如此一来,皇帝的合法子嗣就比较少,无法保证高生育率,由此引发皇位继承问题,一旦皇帝去世,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多人夺位。
陈志强在《拜占庭皇帝继承制特点研究》指出:“拜占庭历史上有近1/3的皇帝由于没有结婚或没有合法子嗣而造成皇位‘空缺’,其王朝延续时间短暂,皇权不稳定。统治不足三代而终的家族占王朝总数的一半”。
拜占庭帝国在皇位继承中经常会出现同室操戈的局面,皇后与儿子、皇后与权臣、堂兄弟,以及姊妹之间的争夺频繁出现,这种互相争夺的情况不仅会出现由皇位动荡引发的政治动荡,也会出现双方因引进外来力量增强胜算而引发的外族入侵。
因此,皇位争夺为拜占庭帝国带来了无尽的打击,从内部深深地伤害了帝国的稳定性,也为外族入侵提供了机会,所以无序的皇位继承贻害无穷。
二、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打击
十字军东征在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添上了重重的一笔,虽然十字军东征之后,拜占庭帝国有幸复国并出现了几位优秀的君主和王朝,但也没能扭转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首先,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庭帝国的贸易产生了毁灭性打击,地中海的贸易主导权在东征后都落入了意大利商人和部分奥斯曼人手中,本国人则丧失了这一权利,经贸上的打击一直持续到拜占庭帝国灭亡,因为14世纪中期,热那亚人已经控制了87%的拜占庭关税。
其次,十字军东征导致东西方心理上的分离。由于近代欧洲出现于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拜占庭帝国对西欧因罗马因素而有天然的亲近感,但十字军东征后,双方的亲近感全无,反而形同水火。
A.A.瓦西列夫在《拜占庭帝国史》中指出:对西欧十字军骑士的烧杀掠夺记忆犹新的拜占庭教会和它的子民却不肯接受这种屈辱的和解,随之发生的是拜占庭教会的分裂,形成了主张联合的“政治派”和反对联合、反对皇权干预教权的“狂热派”的长期对立。
最后,十字军东征的破坏与奥斯曼人的打击共同毁灭了垂垂老矣的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主要是突厥人,包括今天的土耳其人、希腊人、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等,是一个非常骁勇善战的群体,早在1331年就打败了拜占庭皇帝,可见其势力之大,战斗力之强。
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在1453年,由一个初出茅庐的穆罕默德二世领导着,仅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攻占了拜占庭人加固了数百年的君士坦丁堡。
三、总结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既在于内部的无能,也在于外部的强大,日益衰落的拜占庭帝国总归敌不过冉冉升起的欧洲社会和奥斯曼帝国,两者的社会机能和国家机器已经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
在社会中,农民阶层不断失去土地,日益增加的税收使农民自己也不再眷恋土地所带来的微薄收入,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投入大地主的麾下,接受其庇护才是最为妥当的方法。在朝政中,军事贵族的日益强大成为皇帝的噩梦,皇权与将权矛盾也因此日益突出。
法律规定的皇位继承者的范围总是太大,导致整个皇室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在未来可能成为“权力无边”的皇帝,这种野心得不到满足时,法律规定的皇位继承制度就会被无情地破坏了。外部的十字军东征同样是拜占庭皇帝们的噩梦,十字军在旧有的拜占庭帝国领土上建立了“拉丁帝国”,拜占庭帝国一时间被迫中断历史,若不是尼西亚的米海尔皇帝于1261年驱逐了十字军,拜占庭帝国的历史或许已经终结了。
-
上一篇: 拜占庭打不过奥斯曼的原因
-
下一篇: 拜占庭帝国延续千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