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全部 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 历史典故 民间故事 影视文化

资讯搜索

最新文章

  • 白虎神兽的形象来由
    白虎神兽的形象来由

    从古到今白虎的形象就只是简单的白色老虎的样子,而且在古代神话中也没有出现过关于老虎神灵的族属,那四大灵兽的白虎究竟是什么出身能够成为四神兽的存在呢?在古代,白虎则是杀伐的象征,所以很多大将都被称为白虎星转世。老虎自古就出现在人们眼界中,老虎...

  • 青龙的形象来由
    青龙的形象来由

    青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从数千年前无信史可考的文化时代到殷商、西周,再到...

  • 朱雀的形象来由
    朱雀的形象来由

    提到朱雀,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在神话中的形象:鹰嘴鹰目,威猛雄健,全身色赤,其身为火覆盖,终身不熄。在先秦时代,朱雀被认为能接引死者灵魂上升于天,这种神兽受到普遍的礼敬与崇拜。然而和传说中所有的神兽一样,朱雀并非是真正存在过的生物,而是古人所...

  • 玄武龟蛇同体的形象来由
    玄武龟蛇同体的形象来由

    在汉代之前,出土的玄武图案都只是神龟的形象。而在汉代以后的壁画、瓦当(古代建筑中屋檐最前端的挡片)、砖雕中,玄武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在原有的神龟基础上增加了几条蛇,成了龟蛇结合的图案。据说,这是因为古人发现龟中的摄龟喜欢吃蛇,摄龟如果在爬行...

  • 太平道乐的艺术特色
    太平道乐的艺术特色

    古老的民间音乐“太平道乐”至今仍在河北邢台广宗流传着,也有人称之为“太平古乐”。其大多是些道教信仰的人们演奏表演,并融入了道教的音乐,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曲艺形式。太平道乐起源于东汉末年时期的黄巾起义。公元184年,邢台巨鹿人张角为推翻封建汉...

    黄巾起义 太平道 2022-02-04
  • 立春养生要怎么做
    立春养生要怎么做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防病调养立春,是春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

  • 玄武的传说来历
    玄武的传说来历

    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又名龟蛇,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方玄武于八卦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阴,四季中...

    玄武 四大神兽 2022-02-04
  • 朱雀的传说
    朱雀的传说

    朱雀亦称“朱鸟”是中国神话中的四大神兽之一,为四象之一。神兽朱雀为南方之神,镇守南方,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神兽,在八卦为离,在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阳,四季中的夏季。现代很多人将其认为是凤凰或是凤凰的一种,但实际上作为天之四灵与四方星宿...

    朱雀 四大神兽 2022-02-04
  • 双春年和无春年是怎么回事
    双春年和无春年是怎么回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春天来临。立春有两头春和无头春,民间有“无春年不宜结婚”的说法,那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一年之内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双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双春年是中国纪念历法中出...

  • 白虎神兽的神话传说
    白虎神兽的神话传说

    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源于上古星宿崇拜。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的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组成。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

    白虎 四大神兽 2022-02-04
  • 太平道与道教的关系
    太平道与道教的关系

    道教的诞生,始自一部传奇经书《太平清领书》。该书据说是于吉所得神书,由其弟子宫崇献给朝廷。整本书写在白色的丝帛上,每篇的题目都用朱色写成,写在上面的文字则是青色的,故名。它是一部多达一百七十卷的鸿篇巨制,内容庞杂,显然不是一人一时所作,被认...

  • 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方法
    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方法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而节气的时间是可以通过计...

    二十四节气 民俗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