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古代没汉语拼音,前人怎么进修汉字?我们如今认字很便利得感激他

编辑:学史网发布时间:2022-10-08 20:42:31

 汉字一直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历史得以更好的流传下来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汉字经历了很多次的改革和发展,汉字的字形也是由最初的复杂慢慢的简化。作为工具,越来越好用才是成功的改造,不随着历史的要求变通和发展,最终,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在近代历史上,挺过了那么多朝代的汉字,也差点走向末路。当时,闭关锁国的大清朝还沉浸于自己的强大,完全不知自己已经被其他强国虎视眈眈,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在震耳的炮声中,一些先进的爱国人士开始觉醒,看着自己的国土被肆意抢夺,又无奈挡不住敌人的长枪大炮。国人一边抵御敌人,一边开始陷入思索:是什么让本身很强大的中国落后别国那么远?要说是盲目自大、不思发展、没有危机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落后的原因,但是,究其最根本原因,很多先进人士都把矛头指向了汉字。鲁迅甚至还提出了:如果不消灭汉字,那么,中国肯定会灭亡的口号。1934年,鲁迅先生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这样写道: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虽然,最开始听到这种说法会觉得有些荒谬,汉字来背这个锅似乎有点冤枉,但是,如果认真的深究一下,倒也觉得有它的道理。
英语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那是因为他的发音是拼出来的,27个英文字母对大部分人来讲都不是难事,所以,只要会说英语,基本上就会认会写了。这样一来,人家的国民基本都是文化人了。再来看看汉字,它的字形太有讲究了,和读音基本没什么关联不说,还有那复杂的笔画都让人望而却步,就连一些从小读书的人都觉得汉字太难了,更不用说普及到每一个国民了。读书的人少了,自然,能学以致用甚至发现新科学、新规律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说,汉字有罪,这倒也能说得过去。到五四时期,汉字因为晦涩难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要求改革汉字。汉字自此走上了一个不断探索的改革之路。
其实,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则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可以说,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明朝末年的时候,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他们为了学习汉字,则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直到1892年的时候,一个叫卢戆章的学者经过十年的探索研究,写了一本书,书里阐述了一种切音新字的新理念,大致就是:用拉丁字母来拼音。虽然,这本《一目了然初阶》并没有为汉字的处境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作为第一套国人创新的汉语拼音方法,也算是有着很大的意义了。再到1913年,北洋政府专门召开了读音统一会,决议用字母来拼汉字,小学课本上的文言文也被全部换成了白话文。在后来的多年里,很多学者依然在研究汉语拼音,想达到尽可能的简单易学。自然,也出现了很多方案,比如:国罗和北拉,特别是北拉,取得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很多原本不识字的人通过北拉这个拼音方案,学会了很多常用字,能正常的写信看报了。
但之所以这些拼音方案都没能获得最终的成功,还是因为它们没有调,这样的话,同音字就很容易造成误会,人们只能通过前后意思来猜,很多时候也会猜错。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之前一直关注这方面问题的领导人就委派自己的秘书去参加一个叫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的民间团体,当然,主席也明确表示了:文字要传承下去,但是,必须要改革,至于怎么改革,就是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一年过去,经过不断设计和不断的完善,一套汉语拼音字母表上交到了主席的手中,但是,主席还是觉得有些复杂,一时间,也没有更好的主意,文字改革遇到了瓶颈。直到周有光的出现,文字改革出现了转机。
周有光被誉为我国的汉语拼音之父,由此可见,他在文字改革中的卓越贡献。周有光本是复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并不是文字专业,但是,由于自己的爱好,一直对文字很感兴趣,还曾著有《字母的故事》一书。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是,主席就是因为看到了这本书,觉得此人非常有见解,所以,才点名让这位经济学教授参加文改会。周有光觉得:应该用拉丁字母来标音,因为,拉丁字母全世界都在用,而且,也很简单。周有光还觉得:汉语拼音还必须具备音素化和口语化。最终,采用拉丁字母这一提议在激烈的争论后,主席经过多方面的考量后决定采用,他在会上还强调:不要因为觉得这是外国的东西就带有偏见,我们应该学习别人好的东西,然后,结合自身来运用。
到了1956年,《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出台,两年后,这个方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得到批准。这个方案开始实行后,其简易程度,让一个普通的农民不到20个小时就能学会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后,认字非常快,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拼音的热潮,甚至,有一些农民在田地干活休息的空隙都要学习汉语拼音。从此,汉语拼音得到了普及,汉字再也没有那么晦涩难学了,更为我国之后的经济、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参考资料:【《学者新论: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回顾》、《汉语拼音发展史》、《关于新文字》、《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出台】

本文标签